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仁和坪镇中学 曹诗华
【课文浅析】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文章。雨果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他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公开斥责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同时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全文由“雨果赞美圆明园”和“雨果讽刺谴责侵略者”两部分组成。文章先作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接着与巴特勒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还把圆明园的绚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进行对比,暴露出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再把欧洲人的“文明”和中国人的“野蛮”相比。“野蛮”的中国人“耗费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创建了“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人、英吉利人“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使圆明园荡然无存。这一对比,谁野蛮,谁文明就一清二楚了,文中使用鲜明的对比和反语,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教学思路】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一篇语言精美,思想深刻的论说文。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欣赏雨果赞圆明园,谴责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的强盗行径的一系列精美语言,让学生感知美、品味美、欣赏美。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合作创造出自己心中的圆明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阅读雨果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对亚洲文明、对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来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学法指导】
1、以“读”贯穿始终,可采用默读──跳读──品读的形式,去品味盛赞圆明园,谴责侵略者的语句,悟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眼去看,多角度地理解。
3、在品味语言的同时,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美的创造,描绘心中的圆明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拓宽了原语文教学的内涵,不再是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体验、感悟生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了新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能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主动地进行立体、多维地探究,拓展思维的空间,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结合文本的特点培养想象的能力。总之,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必须按照新课程的三个维度,依据课文,学习知识,积累语言,培养能力,体验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有特色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摘录重要语句,品味赞美圆明园的精妙语句及反语的作用,展开想象再现圆明园之景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的品格。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课前准备】
(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简介作者法导入)
二、整体感知,读中有悟
听录音,出示思考题,学生思考(在书上圈点批注)。
1、文章的结构层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与品格?
三、品味语言,展开想象
1、学生用“跳读”的方式找出雨果盛赞圆明园的精美的语句,自主朗读,自主品味,做旁批,体会语言的内涵。
2、全班交流(诵读──赏析──评价)。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心中的圆明园。
四、探究思想,心灵共鸣
快速读课文,勾划出文中的一系列反语,学生诵读这一系列反语,探究:
1、雨果是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的?评析语言的特点。
2、你对雨果这位伟大的法国作家有何新的认识?
3、面对英法联军野蛮的强盗行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何感想?
五、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用书信的形式与雨果展开心灵的对话,话题可以是关于“世界文明”,可以是“战争毁灭人类文明”,可以是“战争与和平”。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