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六十五中学 邓少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引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从中学会一些写作的技巧。
⑵让学生对“生物入侵”有一个常识性的了解。
2、能力目标:
教会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3、教育目标:
教学生留意身边的事情,让他们用科学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一切。
【重点难点】
教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策略和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录音机、投影仪。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南京大屠杀吧?谁能告诉我这次屠杀一共杀了我们多少人?(粗略统计也达到三十多万人),给人民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灾害。让许多人民流离失所,痛不欲生。上至达官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不愿意有战争。所以我们力求和平。但是,你是否也看到了自然界之间的战争和入侵呢?(没有)。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自然界之间的战争到底是怎样的,他会带来哪些危害?
(板书题目、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然后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你知道为何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情,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会认为这“不是件寻常小事”?
⑴普通人──只会感到新奇,不会考虑更多问题。
⑵生物和生态学家──考虑许多问题:这种生物从何而来?如何而来?生态怎样?是否会对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影响?……不会视而不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职业不同,关注点也不一样。(举例)
2、好了,用我教你的方法,理清本文的结构!
解释“生物入侵者”概念──
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2──3自然段);
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4自然段);
⑶形成的原因;(5自然段);
⑷科学界对此的不同见解和目前世界各国对此所采取的措施。(6──8)。
(这个问题学生就找的比较好。基本上不用老师再重复纠正答案。)
3、如何理解第二段中的“人为干预”?
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麽他们的迁移速度就会极大的加快,也会很容易的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是,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这一问题。
(学生在回答这一题时,感性有余,理论不足。)
4、为何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生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英国的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观点。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否则“人为干预”会有两个后果:⑴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⑵产生“生物入侵者”带来危害。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要上升到理论上就会有些苦难。)
5、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属于生物入侵的?
(大家联系着生物学学到的东西,联系着社会实际广泛地谈论了许多现象。有的是正确的,但是有的却是不正确的。必须帮助他们分清楚。)
6、处理课后练习。
三、布置作业
1、巩固本课的字词。
2、预习下一课,再回去找一下哪些属于“生物入侵者”的例子。
【课后记】
本课还是比较好讲的,只是少了些趣味性的东西。或许说明文就是这个样子的,但是,还是在此寻找些有趣味性的东西比较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