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诗两首》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 张悦群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下册 > 诗两首 > 《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本课是两首译诗,译得固然不错,但相对于两位诗人的盛名而言,学生对诗很可能不以为然。教学时可借助于多媒体消除学生的轻鄙心理,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两位诗人有更准确的了解,全面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步骤〗

一、游戏导入──文学名人竞猜

请根据老师所给条件,猜出此位文学名:

1、他是一位具有世界声誉的诗人。

2、他喜欢边散步边思考作诗,作完后喜欢反复吟诵。

3、他喜欢秋天写作。

4、他喜欢搜集民间创作,并融化进自己的诗中。

5、他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6、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他被誉为“诗歌的太阳”。

7、他还善用各种文体进行创作,并都获得了成功。

8、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创者。

9、他的代表作品是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10、他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是──普希金。多媒体展示

“名家档案”,简介普希金。

二、自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自读课文,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明确:诗中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镇定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心儿永远向着未来;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很有哲理,揭示了生活的真谛;诗的语言直白而亲切,口语化色彩浓厚。

插入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你对诗中哪些句子有较深的体会,结合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3、朗读:

多媒体播放乔榛、丁建华的朗诵录音,学生听读,揣摩,自读,表情朗读,配乐朗诵。

三、教学《未选择的路》

1、过渡导入: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面对生活的风雨,普希金告诉我们要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果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又当如何? 弗罗斯特将引你深思。

2、朗读课文:

多媒体播放《未选择的路》的配乐及情景画面,教师朗诵。

自由朗读。观画面、字幕,听配乐朗诵录音。

3、探究:

“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了什么人生哲理。作者明明写了人生道路的选择,明明花了较多的笔墨写了自己选择的那一条路,却为何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作者简介:弗罗斯特与他的未选择的路。

四、听两首诗的朗诵

明白“诗不可译”之理,要想真正亲近大师们的文学作品,那要看我们的同学有没有勇气选择目前人迹更少的那一条路──文学之路。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

教学生学法,一直被认为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学途径。有些学法是需要自己摸索归纳的,而学生接触较少的年代又比较久远的作品的学习,老师先传授学法,让学生依法实践,该是一条省力省时的捷径吧。

〖教学步骤〗

一、自己朗读课文,谈读后感受

二、传授学法,学法实践

对于年代比较久远的或我们较陌生的作品,如古文、译著类,学习中可使用“勾连学习法”,即把作品和与之相关的资料联系起来阅读,这样可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作品内涵,体验作者情感。一般来说,勾连的资料应包括:作者方面的,如生平、经历、行文风格、代表作品等;作品方面的,如写作时间、当时社会背景、作者同时代的作品及其倾向等;时代方面的,当时的社会思潮、文学流派、流行创作形式甚至流行语等。

请同学们在网上、图书馆、书店查寻相关资料。

三、把资料与课文勾连起来再读课文,你从诗中又体会到了些什么?

自由发言,要能做到资源共享,发言有理有据,力争有创造性。

四、课堂吟诵两位诗人的著名诗章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

这两首诗都是译诗,诗意直白,诗蕴也无动人处,学习的目的无外乎在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因此花在课文中的时间应短,花在外国诗歌荐读方面的精力要更多一些,应争取在短时间里激发学生阅读外国诗歌的兴趣。

〖教学步骤〗

课前先布置预习:

1、读懂课文,读好课文。

2、每位同学准备一首喜爱的外国诗歌,课堂推荐给同学们。课中先欣赏名家荐读,再让学生课堂荐读。

【资料整合平台】

课文扩读材料。

致恰达耶夫/普希金(见《普希金诗选》)

(这是普希金的一首著名赠诗,此诗极鲜明地表达了俄国贵族革命家追求自由的热切希望、炽热的爱国激和对神圣自由的必胜信念,被赞为“青年诗人对祖国、对革命的第一次爱的表白”。此诗热情洋溢,与课文的冷调哲理诗风格迥异,课堂使用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地体现普希金的诗体特征)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