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黄河颂》教学设计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三中学 李红梅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下册 > 黄河颂 >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2×40分钟。

【学生分析】

刚刚跨入少年行列的七年级学生,经过半学年的过度已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随着年龄、知识、生活阅历的增长,他们的眼界开阔了,个性更加鲜明了,求知欲、表现欲增强了,学习中更加强调“我”的色彩,主体意识、理性思维、评判能力等也随之增强,为在较高层面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教学设计上不能不顾及思维上的启迪和能力上的提高。我执教的教学班级初一⑶⑷学生很有个性,想象很丰富,对画面性强的文章尤其感兴趣。加之经过半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基本适应了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学就要鲜明个性色彩,走自己的路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就必须根据学情营造出平等、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有着重要作用,它也能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歌颂了黄河的气势宏伟,源远流长,表达了要学习黄河的伟大精神。全诗共两节,第一节为朗诵词,用呼告的手法,表达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第二节是歌词,先写“望黄河”,然后写“颂黄河”。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优势颂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升华了主题。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了解黄河历史、地理知识和黄河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朗诵、欣赏能力。

2、过程方法:

学习感情朗读的技巧和欣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保护黄河的意识。

【设计理念】

1、依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构建课堂主体结构。

2、按照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ppt演示课件),将阅读学习内容以视听多媒体方式呈现,达到资源整合,优化课程结构的目的。

【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

二模环境下,初中语文视听阅读实验模式:

【教学多媒体设计】

序号媒体要点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媒体来源占用时间1《黄河颂》歌曲声音

图像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播放

视听剪辑3分钟2视听背景资料声音

文本提供事实

建立经验播放

讲解自制2分钟3《黄河颂》朗读(配图片展示)声音

图像

文本提供示范

引导模仿循环播放下载2分钟4问题显示文本设难置疑

引发思考定格播放

讨论归结自制5分钟5《黄河颂》电影片段影视片段激发情感

引发感悟播放

感悟

讨论剪辑5分钟6电视散文《看黄河三重景》声音、图像、文本开阔视野

欣赏审美播放

体验剪辑4分钟

【课件结构图】

(二模)《黄河颂》ppt演示课件结构图: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授课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黄河颂》歌曲(配图片展示媒体1)。

2、教师导语引入。激发情感,引发兴趣,调动学生视听愉悦,激发学生情感动机。二、资源提示,朗读感知1、播放课件:

⑴背景资料介绍(媒体2)。

⑵诗歌朗诵示范(循环两次,媒体3)。

2、整体感知:

⑴定格播放“问题展示”:

①诗歌从哪几个角度写黄河?

②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教师点拨归纳。1、学生自由朗读(师朗诵指导)。

2、分组朗诵比赛。

3、学生讨论思考。1、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既能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又帮助学生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2、朗读是理解的前提,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朗读示范”便于学生模仿练习,“问题展示”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力。三、资源启示,合作探究1、播放课件:

⑴“问题展示”:

①你能有感情与同学合作朗诵课文吗?试一试 。

②你认为全诗写一种气势,还是写一种精神?

③怎样理解诗中的民族精神?

⑵“影视片段”。

3、教师点拨归纳。1、合作探究2、学习(思考讨论问题)1、运用视听音像启示学生感悟体验。

2、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情绪。四、课外视听, 扩展迁移播放课件:

⑴电视散文《看黄河三重景》。

⑵黄河文化知识积累:

①诗句。

②成语。

③谚语。课堂练习: 1、设计“课外视听”开阔学生视野,感悟黄河的精神形象。

2、设计“知识积累”,使学生延伸学习内容,养成积累的习惯。

3、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更好感悟了黄河的精神。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图】

《黄河颂》教学流程图: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