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第三中学 谭绍蓉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下册 > 最后一课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文解读】

《最后一课》是在普法战争时期奏响的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乐。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举止是这首交响乐的主旋律,郝叟、镇长、邮递员、班上的其他学生是主旋律的配合,而那些细节刻画的布告牌、金龟字、鸽子则是一个又一个跳跃的爱国主义的音符。文章以小弗朗士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对人物语言、表情、行动、心理、服饰等等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爱,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

【教学过程】

一、内容呈现

1、教师带表情地朗读课文,提示学生边听边看,头脑想象。要求学生记住故事情节。

2、请一同学复述故事情节(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看是否有遗漏的地方,然后加以补充或更正。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现人物形象,体会字里行间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设置问题情境

这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爱国主义这一共同的主题,请从文中选择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练习朗读,要求说出感人的原因,并用深情的朗读打动别人。

三、交流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最后一课》的情形与平日上课时大不一样,你能从文中找出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吗?并说说这种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种不一样表现在:气氛不一样──不平常的严肃安静气氛代替了往日的喧闹。学生不一样──上课前的规规矩矩在座位上代替了往日的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老师不一样──夹着铁尺严肃地踱来踱去代替了拿着戒尺紧敲桌子,温和地叫我坐好代替了往日的责骂,漂亮的礼服代替了平常的装束……这种种不同为最后一课渲染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为下文蓄足了势。同时,这种种不同说明,最后一课引起了学生、老师以及镇上的人们的强烈震动,表达了他们对最后一课的无限珍惜。

话题二: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变化,你能从文中找出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并说说变化的原因吗?

明确:①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例如:“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②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如:“那天早上上学,我去得很晚,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③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上课前,在小弗朗士眼里,普鲁士士兵的操练“比分词有趣得多”,而当他听老师说了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种变化是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国的惨痛巨烈地震撼了他,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感染了他,更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进了他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话题三: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最强音,你能从文中找出具体例子,并加以生动感人的解说吗?

明确:文章着力刻画了韩麦尔先生的形象,用他的言行举止表达了他对祖国和祖国文字的深沉的爱。具体表现在:对祖国、对同胞、对学生的深情,对亡国的悲痛,对最后一课的重视,对小弗朗士回答不出问题时的痛苦思索,对阿尔萨斯人不重视学习所引起的内疚,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赞美,对学生专心学习法国文字的沉思,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悲愤,以及对法兰西语言必将永久长存的信念。(教师先示例:“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使出全身力量写了法兰西万岁”,“惨白的脸色”是令人心碎的号声,宣告了最后一课结束。韩麦尔先生无比悲愤和哀痛地“使出全身力气”写的“法兰西万岁”,既是韩麦尔先生的心声,更是在唤醒所有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意志,是在向法国人民高呼:团结起来,祖国必胜。然后让学生寻找、交流,教师精彩点评。)

2、学生与教师交流:

话题一:关于普法战争,你知道多少?

明确:《最后一课》写在普法战争第二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的欧洲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帝国主义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战争,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的1/3的土地。这时,法国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士兵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强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

话题二:文章的主人公是小弗朗士还是韩麦尔先生,为什么?

明确: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在表现主题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爱国主义的交响乐是这两个人物用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浸透的行为、语言奏响的。

话题三:文中有许多和《短文两篇》中一样的细节描写,请你举出两例,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篇小说的许多细节描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如接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出教室里的爱国气氛;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影响孩子们画杠子,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小弗朗士的联想无情地嘲笑了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习德语的愚蠢;作品中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兵的操练和军号声巧妙点明时代背景……这些细节对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起着很大作用。

3、学生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说说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包括对他外部形象的思考)

明确:韩麦尔先生大概四五十岁,平时穿着随便,上最后一课时,他穿上漂亮的绿色礼服,系上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绣边的小黑边帽。这位老师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常常让学生丢下功课替他浇花,他去钓鱼的时候,干脆就放学生一天假。但是他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他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学生,而且很讲究教学方法。他带着深沉的爱国情感,用最形象、最有力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使这堂课成为学生最难忘的一课。

(答案可以多样,有理有据就行)

话题二:说说小弗朗士是个怎样的学生。

明确:小弗朗士不是个很用功的孩子,他平时贪玩、幼稚,不大懂事,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可是,最后的法语课他却上得特别认真、专心,而且对老师的教导领悟得很好,说明他很聪明,在幼小的心灵中也有难得的爱国热情。

(通过学生对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多种性格的揣摩,更深入地领会文中蕴涵的民族精神。)

话题三:如今,学外语是一种潮流,该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对法语的评价?“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民族语言真的如此神奇吗?

明确:无论学好多少外语,但只有祖国的语言是最丰富、最美妙的。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的热情,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特别是身为法国人,生活在法国的土地上,却被异域统治者强迫不说法语而说德语的时候,民族的语言更能激起人们的民族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话题四:战争中表现爱国主义的感人事例很多,特别是战场上的浴血奋战,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小角落?

明确:简要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领会选材的技巧。

4、师生与作品对话:

话题一:文章是借最后一课表现法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但文章的开头却写了很长一段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的见闻,匠心何在?

明确:总的说来,这一部分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小弗朗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具体表现在:①让小弗朗士的表现和下文形成对比,同时描写经过村镇府时的心理活动,又展示了他对敌人的恨,为下文埋下伏笔。②通过小弗朗士的内心活动,间接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平时,这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有烘托作用。③作者安排了人们看布告牌的细节,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话题三:如果文章用第一人称写作,可以吗?和原文比较,效果有何变化?为什么?

话题四:如果以韩麦尔先生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第一人称写作,文章会如何变化?和原文比较,效果有何变化?

明确:上述两个话题是让学生领会本文精彩的心理描写。

四、链接生活

1、你在生活经历中,有过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的体验吗?当你听说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轰炸的时候,当你在电视机前看到我国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成功的时候……你感受如何呢?

2、在当今和平发展年代,作为中学生的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五、阅读体验

1、读了这篇文章,你对祖国的语言和学习语文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除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文中还有什么人物的言行举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加以评说吗?

3、学完这篇文章,再看课题《最后一课》中的“最后”,你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

六、练习处理

1、注意下列加线字的读音:

哽赚钱踱捂惩罚祈祷诧异宛转

2、发挥你的想象力,以“下课以后”为题,用第一人称写写小弗朗士。

3、课外阅读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