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杭州市机场路中学 杨曙 陈金兵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有句话让我深受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如何用好语文教材,使教材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工具,使知识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维生素?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学习,享受生命的大地?下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伟大的悲剧》为例,来阐述语文学习是学生内心感受、体验的过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本文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坚韧不拨,勇往直前的精神。
2、知识能力目标:
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进而提高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品味意味深长语句的能力。
3、过程方法目标:
练习快速默读,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能梳理故事发生的整个经过和结果。
【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体验本文南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坚韧不拨、勇往直前,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2、难点:品味文章中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语句。
【教学准备】
1、学生:
⑴预习生字词,给生字、新词注音、释义,用文中的成语造句。
⑵阅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传记《夺取南极的斗争》收集相关信息。
2、教师:
制作课件,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读题审题,进入学习情境
1、播放画面,进入情境:
⑴播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场面,举国哀悼,美国总统里根沉痛的演讲《真正的英雄》第1~4段。
⑵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南极恶劣天气的图片或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进入预设的情境。
2、交流已有信息,建立情感联系:
师:迪克等七位宇航员是美国民族英雄,而斯科特等五位南极探险队员则是英国民族英雄,他们都是人类真正的英雄!下面请同学们说说斯科特等人南极探险的背景、探险情况以及探险队员英雄行为,介绍出来与同学分享。
⑴分组互相交流信息,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谈谈读传记《夺取南极的斗争》收获、体会:
教师及时把握各小组交流动态,注意追问:你是怎样知道这些信息的?这篇传记中你感受最深的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让你难忘感动?老师要及时鼓励。
(解读:这一环节是体验活动的开始,目的是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同学们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自读自悟,据实引导
1、鼓动学生积极读课文:
先把课文读一遍,怎么读呢?自由选择,读到感兴趣的段落可反复地读。注意每一遍读要有新体会,新发现,而后,把你对课文的理解发现标注出来。
(在读中解决好生字词)
2、朗读比赛,看谁朗读得最投入,最让人感动:
引导学生朗读文中让自己感动的片断,在朗读中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读后谈谈自己的感悟。(随时点拨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3、展示初读收获:
请学生用提纲、图表、关键词句等形式简要介绍课文节选部分的探险故事,可以说起因、经过、结果。请同学们小组互相交流、展示,推荐代表复述故事,不一定推举最活跃的,口才最好的同学,而是推举最需要锻炼的同学上台复述。
4、相互质疑解疑:
对课文中那些最让自己感动难忘的细节多些质疑,多些感悟。老师要引导同学们从文中这些细节品味出斯科特等探险队员身上的优秀品质,让同学们受到感染教育。
相互质疑讨论并自主归纳:
⑴斯科特一行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先行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这说明斯科特公正无私,恪守信用,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⑵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说明他把事业看得重于生命。
⑶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选择了自我牺牲。表现了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⑷斯科特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表现他的坚毅、执着,无私的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
5、点拨小结:
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在往南极的探险虽然全军覆没,但他们表现出来的诚信、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对别人无私的爱都值得我们学习。
(解读:在教师教之前让学生充分先学,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课文,用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独特感悟,这一切是为了诱发学生自悟体验,至于归纳小结一定以学生为主;每个学生个体能悟多少就多少,不求全,不求完美)
三、品味语言,自主探究
1、细读课文,品赏语言,探究讨论:
⑴斯科特他们在极点看到的惟一非自然界造成的东西“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⑵“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这项任务”指什么?他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⑶“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
⑷“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以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伟大的悲剧。”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共享体会:
斯科特在南极的角逐中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在面对死亡所表现出来的诚信、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对人们无私的爱都将成为后人极大的精神的鼓励。
(解读: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师要充分调动全体同学参与进来,及时鼓励有创见的分析体会。形式多样鲜活,既有学生个体的揣摩推敲,也要有小组合作探究,还要有全班讨论争辨,撞出火花。学生体会不求全面,不求标准答案)
四、情感拓展,激发勇气、信心
1、播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着陆的画面及欢呼声,画外音。
2、同学们边看边思考:
杨利伟的太空之旅与斯科特的南极之行有何共同点?意义何在?
【教学设想】
人类生存在这个星球上,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是探索星球奥秘的情结。在神奇的自然面前,探险者品尝过成功,也啜饮过失败,但仍前赴后继,永不停歇。探险的行动固然值得关注,但探险的意义和动因更值得我们冷静沉思。因此,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意义、失败的探险者的价值定位、机遇在探险成败中的作用、失败的探险者的心路历程、重复探险的价值评估、探险与冒险的区分等等,都可以作为本文学习(教学)的选题,进行扩展,组织教学。
设计A选择了斯科特探险的正面意义来组织教学,强调对文本进行正面的理解把握,在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梗概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的语言材料,从自己领会的感人片段入手体会人物身上蕴涵的伟大精神,较多地注重学生的体验学习、自主参与学习。
设计B相对较为开放,从斯科特探险的“悲剧”性质切入,以“悲情”为教学线索,引导学生在把握悲剧事实的基础上,自主对这一“悲剧”的意义(伟大?不伟大?)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强调培养学生系统思考的能力、独立思维的品质和探究的方法。
【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
1、能快速默读,复述课文情节,把握悲剧发生的过程。
2、品味感人的情节和关键语句,感受人物的伟大精神。
3、从题目的“伟大”“悲剧”中,理解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
〖教学步骤〗
导入:中国“神舟”五号成功飞行,美国“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中国人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于1960年5月25日首次从“不可逾越”的北坡登顶珠峰,秦大河成为首位成功参与南极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香港女性李乐诗成功踏上地球三极……在人类太多成功的探险活动背后,也有着太多的失败,太多的失败的英雄。
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就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了近五个星期到达极点,并顺利班师,斯科特等五人却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时的南极,一起来感受斯科特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悲剧的最后日子。
一、整体阅读感知
1、快速默读全文,并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用200字左右写出来。
2、脱离课本,以自己概括的内容为蓝本,适当进行扩充,在小组内轮流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相互指出需要补充调整的内容。推荐代表在班级内复述;同学、教师点评,指导抓住斯科特5人一步一步走向悲剧的过程(主要行程和5个人死亡的情形)。(此指导环节也可以提前)
3、给学生2分钟时间,将先前概括的内容缩写成一句话。交流评价,教师明确。(参考:文章记叙了斯科特5人到达南极点后,在返回途中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悲惨历程。)
4、简要谈谈对文章的初步感受。
(不要求深入,不求统一说法)
二、片段品读体味
1、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片段,带着充沛的感情读一读,写一写你感动的原因(集中于体会这些探险家透露出来的精神)。然后,小组内交流读一读(品读),说一说(感动的原因),小组代表作全班交流(一人品读;一人谈感动的原因)。
教师指导:
⑴重点抓住写队员的章节,如:第2、6、7、9、10、11、12、13、14等小节。
⑵原因分析着重感受人物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勇于探索求知的精神,勇于为追求的事业献身的精神,勇于为集体利益而识大局舍自己的精神。
2、你觉得斯科特是怎样一个人?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
(教师提示:是一个具有无畏的探索精神,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命感,坚韧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直面现实接受失败的理性精神,诚实的人格品质的伟大探险家。)
3、上述人物的这些精神,你觉得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现出来的?请你找出来,并一一进行对应分析,将该句体现出的精神以旁批的形式注出。对于难于理解的语句,组内共同探讨,必要时提出,在全班内解决,教师帮助解难。(也可直接品读分析“研讨与练习二”中的语句)
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好好地品读这些句子,试着当堂记住,以它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勉励自己。
三、主题思想探究
1、同样是探险南极,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
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为什么要充满激地给失败的斯科特作传?在文中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的句子吗?试着品读分析,谈一谈你的看法。(明确:文章结尾句子,能较明显地体现作者的态度。因为作者看中的是斯科特失败背后所体现的伟大精神,特别是与自然顽强搏斗、以无比的勇气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这种精神是人类的伟大财富。)
2、题目为《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充分开展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提示:按常理,斯科特等历经艰险终于到达南极点,实现了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成功的,但悲哀的是他们不是第一个,也就失去了行动原本所追求的意义;特别是在沮丧心情下不断走向归途时,绝望心理笼罩着整个集体,实为一起悲剧。但是,斯科特等人顽强走向困难并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为集体甘愿牺牲个人的精神、接受失败的科学精神、忍受失败的屈辱甘为胜利者作证的胸怀、热爱祖国亲人的人生态度、为集体荣誉而甘于献身的探索精神的意义,是远远大于失败的,是“悲剧”之外的“伟大”体现。这也是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斯科特等人在悲剧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是人类精神的骄傲,这是事件的伟大之处。)
四、思维挑战作业(任选其一)
1、学习本文后,联系自己学习中、生活中的情况,回忆一个事件,用文字的形式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慨,体现真情实感和思想深度,字数不限。
2、斯科特一行明知困难重重、明知已经不能第一个到达了,还要继续前进,到底值不值?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写一写。
【教学设计B】
何处见悲──《伟大的悲剧》的悲剧意义探究
〖教学目标〗
1、能以“悲”为学习线索,感受悲,分析悲,评价悲,认识悲,较深入理解斯科特等人的悲剧意义,形成对悲剧事件的系统思考和认识。
2、学习根据语言材料,独立分析判断事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步骤〗
导入:悲剧是伟大的,但悲未必是很伟大的一件事。斯科特一行出于伟大的目的,历经一个艰难的过程,终止于生命的消失,这中间弥漫着无限悲伤。
一、悲情重现
斯科特一行在南极的暴风雪中遭遇的悲剧过程和悲剧结局,不仅表现在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的残酷上,还体现在心理的煎熬上。让我们重新来回顾它们历经的最后的悲情日子,具体感受队员们死亡前所承受的悲凉。
分组合作完成下列二题或自主选择其一完成,具体学习形式可以多样:
1、按时间顺序划出有关描写自然环境残酷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体会与悲剧结局的内在联系。
2、按时间顺序划出描写斯科特等队员心理感受的语句,串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他们的心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体会他们在心理上最后历经了怎样的煎熬,体会与悲剧结局的内在联系。
(教师提示:这些语句基本能找出来,主要是进行简单的筛选。正是他们面临了残酷的自然环境和明知是走向死亡却还要顽强地走下去、不断趋向绝望的心理煎熬,使他们的结局显得尤为悲壮。)
二、悲情探源
小组一起分析讨论:造成斯科特一行的悲剧结局,原因在何处?
(鼓励自主探究、多元探究。教师做好引导,帮助归纳提炼。做到紧扣原文。)
教师参考分析之一:可以集中于批判斯科特科学精神的缺乏——这也是传记中有意回避的方面——他们已较强烈预感到会发生悲剧,却不能清醒地制止走向悲剧的行动。明知阿蒙森已经到达南极,补给不足,自己步后尘已意义不大,却仍旧心怀侥幸,在盲目的倔强意志力下,冒险前进,以致于使探险充满了冒险的意味,最终酿成悲剧。他们此时追求的东西也许早已经超出了探险本身,探险的象征意义和心理失衡下寻求心理的补偿已成了他们当时真正追求的目标了。如果斯科特此时能够以一种理性的态度面对现实(在后来南极点的表现还是体现了面对失败的现实的理性态度),也许事情的结局就不是这样。
参考资料:研究南极探险史的科学家指出,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并非在于两者的计划周密与否,而在于前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计划,后者则凭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阿蒙森断定,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抗御南极的严寒,惟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圏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了20条膘肥体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去南极点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则主要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掉了,矮种马冻死,使这支队伍过早地接受了严峻的挑战──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这样前进的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灭顶之灾也就成为必然了。
三、悲情评估
斯科特的悲剧行动,到底有怎样的悲剧意义?是否真如题目所说?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请同学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独立的评判。(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自主判断,畅所欲言,又要注意对观点作适当的引导,不统一看法。可在适当范围内进行交流。)
四、悲情同构
课外完成,任选其一:
1、假如你就是斯科特,在明知阿蒙森已到达南极后,你还会像同斯科特一样悲壮地走向南极吗?你还会为阿蒙森作证吗?请想一想,写一写。
2、你有过一些(曾经失败的)探险之类的经历吗?如有,请回忆,写成文章,希望回忆能建立在理性的认识和反思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就找一找相关的文章看看吧。
【资料平台】
1、茨威格《夺取南极的斗争》,见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2、高登义《南极历险》。
3、《中国当年为何会勃发如此大规模的民间探险热潮》。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