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 林景媚
【教学目标】
1、赏析:
主人公身处绝境时经历的心理历程,以及关于生死,他的选择和行动。
2、感悟:
主人公身上闪耀的精神光辉──他对生命的思考和态度,以及他在求取生存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3、启示:
生活中有数不清的“荒岛”,“鲁滨孙精神”将对我们有所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1、讨论并概括“鲁滨孙精神”:珍视生命,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反抗命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勤勉实干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2、联系自身生活,借鉴鲁滨孙的“坏处好处对照法”分析问题。
【授课设想】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展开思考、讨论。采用幻灯等辅助教具,通过拓展阅读和比较阅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主人公形象,并以一些课堂活动加深课文和学生自身的联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看图片:图片中的人物似乎置身于荒岛中,虽衣裳褴褛,但手执枪支,目光如炬,他是谁?是的,他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主人公,英国作家笛福笔下的鲁滨孙,一个“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当我们的主人公还是个年轻人的时候,他无法忍受平淡无奇的生活,对海外生活的冒险和挑战充满了向往。于是,他带着自己的梦想偷偷出游了。没想到,在一次大风暴中,他一个人被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这28年的艰苦时光向人们证明了生命的坚韧,奏出了生命的强音。
二、拓展阅读
在学习今天这篇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阅读这部作品另一些精彩片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51页,阅读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阅读后请谈谈你对鲁滨孙的印象,或者,认为他可以活下去吗?为什么?(学生可各抒己见)
三、课文研习
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鲁滨孙在荒无人烟的荒岛上,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的解决了许多衣食住行的问题,顽强的活了下来。但同学们推想一下,流落荒岛之初的鲁滨孙在适应荒岛生活之前可能会经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心理斗争、心理适应?)是的,我们的课文节选正是鲁滨孙流落荒岛之处绝望而又尽力寻求希望的心理过程。
1、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主要面临着什么问题?
⑴生存问题:生存还是毁灭?(1~3段)
①文中哪个段落哪些词语表明了鲁滨孙的悲观绝望?
②不再沉溺在绝望中,选择生存下去的理由?
⑵物质问题(4~9段)
①4、5自然段不厌其烦地叙述鲁滨孙计算时间这件事,用意是什么?
②6、7自然段用了相当多的笔墨写鲁滨孙从船上获得的“价值不大”的东西以及尚缺乏的东西,用意是什么呢?
③8、9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⑶精神问题(10~12段)
①身陷孤岛,鲁滨孙可能面临哪些精神问题?
②鲁滨孙如何解决自己的精神问题?从中有所收获吗?
2、作业:
思考:⑴鲁滨孙制胜的方法中有什么是可以借鉴的?
⑵如何概括“鲁滨孙精神”?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并检查上节课内容
1、学生结合图片,复述小说的内容;
2、提问:
课文选取的是小说的哪一部分?海难逃生,是否意味着鲁滨孙已经战胜死亡?摆脱了狂风巨浪的袭击,鲁滨孙的生存又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威胁?(生存、物质、精神)
3、新课研习:
⑴课堂活动:
鲁滨孙要活下去,应该怎么办?请用“鲁滨孙,你要……,要……,……,而不要……”的句式对其提出忠告。
例:鲁滨孙,你要冷静,要思考,要判断,要行动,而不要坐以待毙;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缺少什么,拥有什么,不要盲目行事;鲁滨孙,你要精打细算,要不断创造,不要坐吃山空;……
⑵面对绝境,冷静的分析,寻找积极的因素,鲁滨孙有一种很值得借鉴的方法,是什么?(好处坏处对照表)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对鲁滨孙的处境进行分析,口头完成屏幕中的列表。(课本172页)
思考:
从列表来看,情况似乎不是太坏。但是,是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能活下去?为什么鲁滨孙能?(精神力量)
⑶比较阅读:电影《荒岛余生》中有关的介绍、评论和图片。
全部症结在于孤独。孤独会导致绝望,而绝望是无可救药的。
──汤姆·汉克斯
思考:两个主人公之间的相似点。
⑷讨论:
何为“鲁滨孙”精神?
明确:
珍视生命,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反抗命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勤勉实干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⑸课堂活动:
当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荒岛”时该什么办?请选择其中一个具体例子,用鲁滨孙的“坏处好处对照法”进行书面分析。
⑹知识拓展: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美)海明威
⑺作业:
①课外完整阅读《鲁滨孙漂记》,并做好读书笔记;
②假如你就是被弃荒岛的鲁滨孙,你会怎样想?你会怎样做?请发挥想象,写一则《荒岛日记》。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