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顺阳乡顺阳中学 黄爱银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第二课《斑羚飞渡》。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选编了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斑羚飞渡》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讲的是一群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自我牺牲的悲壮之举。本文故事内容中陌生新奇的动物世界、惊险动人的特写镜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能让学生在斑羚们在特殊的求生自救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种族精神和整体合作精神受到精神的洗礼。它既是对前文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的延深,又是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对人性的探启。
2、本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⑴知识目标:
了解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
⑵情感目标:
①领会斑羚在危急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②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⑶能力目标:
①通过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理会文中借景渲染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②通过设计“保护野生动物”跨学科专题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究实践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①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领会斑羚在危急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②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所设计的“保护野生动物”跨学科专题活动,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激发。
【说教法】
著名的心理学家钟为永说:“学生的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在新问题不断出现和不断需要满足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是教学的重点。为此本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法:
1、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的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课堂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学重点在互动中拓展开来,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当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起导航的作用,在疑难处要给予点拨、引导,帮助他们寻找突破口,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2、质疑教学法:人的思维活动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阅读中的审美欣赏活动,也是在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课堂教学中设疑是调动学生兴趣的主要手段,也是启发性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使思维不段深入。如在研读中我设置“文中几次描写美丽的‘彩虹’是为了真实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吗?有何作用?”等问题,让学生带问题去找答案激发积极思考。
3、朗诵法:朗诵是阅读作品的一条途径,又是便于记忆的一种方法。它可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可以陶冶性情。本课主要是从自由朗读和个别朗读入手,通过自由朗读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增强语感,以促进思考。利用个别朗读精彩片段和第9自然段,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同时情感受到震撼,领会文章的主题。
4、变述法:即在吃透原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和创造,灵活地变换角度和表达方式进行复述,由称为创造性复述。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说的能力。这个主要体现在对重点情景的复述。
5、迁移法:就是从课文揭示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跳脱出来,进行跨学科的“保护野生动物”语文活动,目的是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总之,听说谈写贯穿始末,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兴趣,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成功意识。
【说学法】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只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即“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教。”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学必须以学法指导为核心,重视能力的培养。本课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预习法:
在预习环节中我布置:
⑴朗读课文2~3遍。
⑵自学文中的生字词,写出重点词语解释并造句。做在预习本上。
⑶找出你认为优美生动的语句并加以欣赏。
⑷准备复述课文中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
⑸搜集有关斑羚这一动物的有关资料。
五道习题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悉课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朗读法:学会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变朗读为一种美的享受。
3、质疑法:“尽信书,不如无书。”一篇文章,即使是名作家,也不一定字字珠玑,天衣无缝,文中微暇也时有所见。在教学中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作示范,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养成“不唯书”的精神。
4、积累法:古人云:“积学以储宝。”积累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聚宝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对积累的认识,指导学生积累的方法,养成积累的习惯。如本课,我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个问题“‘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中的‘流星”改为‘星星’、‘明星’效果如何?”让学生从中意会用词准确达到的效果,从而积累揣摩语言运用的一个方法:换词效果比较法。
5、迁移法:使学生的视线由课内转的课外,培养联想能力,如由“从‘镰刀头羊’最后的悲壮献身中你有何感悟?”从现实中寻找例子,学会课文与社会的联系。
6、以读促写法:“书读多了,读熟也就能慢慢体会出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本文语言很丰富,可写的东西也很多。学完本课,我要求学生通过查书、上网搜集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写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文章,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的整合。
总之,一切都是达到不教,促进自学能力目标,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说程序】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2~败涂地3遍。
2、自学文中的生字词,写出重点词语解释并造句。做在预习本上。
3、找出你认为生动形象的语句并加以欣赏。
4、准备复述课文中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
5、搜集有关斑羚这一动物的有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为研读作准备
1、导入新课:
由《藏羚跪拜》故事导入。(故事略。)
(课件展示课题、作者。)
情景渲染导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体感知:
扫读课文整体把握:
⑴结合课文下注释及工具书查清字词(检查预习):
逞能(chěng)恍惚(hū)甜腻(nì)娴(xián)熟咩(miē)悲怆(chuàng)进退维谷(wéi)一尘不染(rǎn)略胜一筹(chóu)眼花缭乱(liáo)秩序井然(chì)
⑵自由朗读课文读:
要求:
①要用流利的语言有感情的读。
②领会文中的生动的词句。
整体感知课文,增强语感,检查预习效果。
3、研读与赏析:
⑴研读课文。要求:运用圈点法,圈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⑵小组讨论欣赏:
①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生动的词句,进行品味赏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②文中几次描写美丽的“彩虹”是为了真实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吗?
③通过斑羚在生死抉择面前井然有序、从容面对的描写,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④找出文章中对“我”的描写,谈谈你对这个描写的理解。
让学生互相启发,在议论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共同解决疑难。激发探究的兴趣,培养自学和表达能力,突破重点,进行人文教育。
4、整体感受:
重点再现:
⑴播放《二泉映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
⑵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斑羚飞渡时的画面,同时指名学生看画面复述。要求尽量多用文中描写的词句,同时鼓励创新。
通过朗诵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和思想感情。回应课时的问题,培养记忆力、概括和表达能力。
5、品读体验和反思:
⑴熟书文中精彩生动的语句段落。(课后抄到笔记本上)
⑵讨论:
①从“斑羚飞渡”的壮举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②造成“斑羚飞渡”的壮举,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什么样的矛盾?
积累领悟,体会深刻的思想内容,完成知识迁移,进行人文教育。
6、拓展延伸:
由于人类的滥杀滥捕,造成野生动物的濒临灭绝的事例很多。请从多方面搜集材料,设计一份“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小报或出版一期的墙报,或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小论文。
完成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我课说完了,谢谢大家!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