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行道树》教学设计的背景及意图

福建省厦门市华侨中学 何丽红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上册 > 短文两篇 行道树 > 《行道树》教学设计的背景及意图

纵观课改,我们开始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大语文观”,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大语文观”,给了我们现代意识,给了我们创新精神。语文是一门最具灵性,至纯至美的科目,它讲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是一场具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旅程,它讲求的是自由和个性。

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不仅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使学生得到发展;不仅为学生语文能力奠基,而且为一辈子做人奠基。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为应试而教,不能只限于讲解课文。不能脱离生活,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导向: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

因此在教学中我讲求开放机制,在《行道树》这一课备课中我注意四大环节:

第一、精心导入,情景设置。这是一堂好课的先决,它有着奠定授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在导入此课时,我将行道树的画面配上《好大一棵树》的背景音乐,带入课堂教学,进行情景设置。又用描写青松、腊梅的著名诗词引导学生思考:行道树具有怎样的性格呢?意在引起学生对行道树形象的深层思考。

第二、学会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季羡林先生认为,西方的思维模式是以分析为主,中国的思维模式是以综合为主,因此汉语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理解起来,也就是说,语文的综合性依然存在,模糊性依然存在,多义性依然存在,因此在教授语文时,重视整体把握,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重视多诵读,让学生细细体会作品的美。在导入《行道树》后,我让学生配《奉献》的背景音乐朗诵课文,再进行小组自读课文并讨论完成:以课文为依据,以行道树的口吻用一句话作自我介绍的任务。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真切表露情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同时学会概括复述课文的方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研读赏析,品味重点。我体会整体感知应指整句、整段、整部分、直至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这与零碎的分析是针锋相对的,当然,强调语感,强调整体感知,不是说一点不分析,这个分析应把握一个“度”一部分与整体的结合,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学生认知与兴趣的综合。在设计《行道树》教学时,在整体感知后,请同学找出来:你认为行道树最动人的一句表白是什么?,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读完后请你说说这些表白感动你的原因或读后的感受。这个问题的设置,既概括出行道树的形象内在精神,品味作者的描写意图,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第四、延伸拓展,加深理解。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要有一种“大语文”观。另外,语文内容本身所蕴藏的精神意识也决定了执教者必须是一个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思想的职业者,它必须要把课文本身所蕴含的生命形态、情感形态、道破情操、文化要义、人文思想有机的转化为个体的审美体验,使语文教学丰厚起来,鲜活起来。因此,在《行道树》教学中我联系近期万众瞩目的奥运会,从课文中的行道树形象引出“前奥运冠军夏煊泽为了国家的利益,甘当陪练员”的新闻,让学生讨论主题,思考生命:行道树的这种奉献和追求是不是很傻?你认为这种牺牲值得吗?由树想到我们人,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傻子”吗?(伟人、凡人、亲人、陌生人、) 请你讲讲他们的故事。(若能以一种较为特别的形式对他或她说说你的心理话更好。)我想,这一问题的设置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唤起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立新的教育理念,实践活的教学方法。适应课改要求,推动课改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出现了两次大的改革,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成果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探索,涌现了像残梦龙、魏书生这样的语文教学专家;一次是在90年代后期,主要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它的影响将更深远。因此我们应该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实践活的教学方法,适应课改要求,推动课改发展:

⑴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我们应树立尊重学生的学习利益和成长利益的观念、形成师生之间互动、互惠、互利关系。所谓“互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要有交往,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师生应该互有问答。怎样互动?“导”“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人生、社会、自然相互联系。在互动的基础上自然达到互惠、互利。像在《行道树》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就作品内容和写作方面提出最有价值问题,回答问题的对象既面向学生,又面向教师,师生互问互答,教学相长。师生的平等对话,使整个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这将更有利于教学的开放机制。

⑵力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积极实践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结论不是教师给的,是学生自己探求的;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中学生要学会与别人合作,这不仅是课改所倡导的,也是其他事业所需要的,这种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是世界潮流。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一定要把握“度”,不排斥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在不排斥对前人的经验、基本技能的接受与继承上学会探究、创新。像在《行道树》教学设计中,“以课文为依据,以行道树的口吻用一句话作自我介绍。” “最令你感动的一句行道树的独白是什么?”“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怎样的启迪?” “你是怎样看待文章中表现出的无私奉献、执着追求的精神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寻找答案—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课堂讨论结束时,我做了一个小结: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整个人类和社会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了什么。”面对行道树,我们惟有牢牢记住他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在追求中完成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愿我们像行道树一样,拥有高贵的心灵,美丽的人生。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主旨有着重要引导作用。

三、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实践性和综合性,是语文教学固有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专门强调它,其目的正是让学生不仅会读书,有知识,更重要的是会研究,学会终身学习,有合作性,有动手能力。“语文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虽然它有一些偏颇,但反映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给学生留出自己学习的巨大空间,不再单纯的为学语文而学语文。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