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附属学校 陆继文
众所周知,语文是门百科全书式的学科,语文也是非常生活化的课程,日常会话,报纸杂志,通知告示,竞聘演讲等方方面面都与语文息息相关,因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扇清新自然、色彩斑斓的窗子。
以前,我们总习惯于将学习语文的视野封闭于狭小的课堂,长此以往,学生逐渐远离自然和社会生活,习惯于用程式化的词句去诠释生活,久而久之,便讨厌语文,憎恶将生活贴上标签的课本。
在二期课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为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我试图实行开放式教学,把学生引导到社会的大课堂,鼓励他们走进生活的阅览室,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去学语文,用语文。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注重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根据不同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由学生自愿组合,分组收集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的言语资料,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并从中发现语文在生活中丰富多采的表现形式,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动力和信心,也增强认真学语文,规范用语文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其次强调合作精神:学会合作、共处,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整个活动过程即是一个组内合作,组外协同的过程;再次重视研究性学习,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每个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会有独特感受与体验,对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有不同程度理解与体会,使其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最后充分利用了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感受到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生活处处有语文。
由于这是一个单元主题学习,所以学习时间安排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不是一堂独立的课。它是关于一个专题研究性学习,所以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课内课外结合方法,而课堂集中学习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交流讨论、评论等问题。
【教学总目标】
1、情感目标:
⑴引导学生搜集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⑵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⑶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
⑴通过此次活动,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⑵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⑶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操作技能:
1、上网游览、查询、筛选资料。
2、应用 Word、PowerPoint 制作演示文稿。
3、应用 BBS 发帖子。
【教学总过程】
学习环节一:收集言语材料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材料收集,培养学生听、读能力。
2、操作技能:
⑴应用 BBS 发帖子。
⑵上网游览、查询、资料。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⑴出示题目:《漫游语文世界》
⑵通过一个有趣的广告阐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有这样一则奶粉广告:“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
这则广告从反面入手,从具体的制作过程入手,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示,在一句“没有加入什么”表现了产品之纯,后一句用“不过”急转,进一步表现出产品纯还不够,还必须没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性,语言简练,12个字中有转折,有波澜,文字浅显但具体形象,初看语不惊人,细品则回味无穷。
2、提出学习要求:
⑴分组: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由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分成八个小组,并指定(或由学生推选)小组长。
广告集锦;校园风(校园流行语);口语荟萃(主要方言)
街头巷尾(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
网络语言;网上妙语。(短消息)
对联;歇后语。
⑵收集:学生利用放假、双休日时间,走向社会,在读书看报,上网与人聊天,访谈,看电视,逛商场时收集材料。(各组学生以收集本组材料为主,兼顾其他)
3、大量收集,收发帖子:
⑴学生可及时在“习客”讨论区中提出自己在收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求得别人帮助。
⑵将收集材料以发帖子的形式互相交流。
⑶教师引导、小结。
学习环节二:筛选整理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⑴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
⑵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
⑴通过大量查阅,提高学生选择相关信息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制作电子读书卡片的能力。
3、操作技能:
⑴进一步提高上网游览、查阅、筛选资料能力。
⑵进一步学习应用 Word 制作读书卡片。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⑴将收集的材料筛选整理。
⑵制成电子读书卡。
2、筛选整理,制成卡片:
⑴学生分组自行筛选、整理所收集的材料。
⑵按本组专题将筛选后的材料制成电子读书卡。
⑶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读书卡,评评议议:
⑴小组交流自己读书卡。
⑵同学评评议议。
4、查阅资料:
通过网络、图书馆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为分析研究所收集的材料作准备(也可从资料中选用一些有关的作为本组材料的补充)
学习环节三:分析研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⑴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
⑵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
⑴提高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合适信息能力。
⑵能结合研究专题,用不同方式阐明自己观点。
3、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上网游览、查询资料能力。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2、分析研究:
由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讨论,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
⑴广告集锦:信心型、功用型、对比易记型、超常搭配型等。
⑵校园风:精选校园流行语、对此现象的观点。
⑶口语荟萃: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整理分类,与普通话对比并寻找规律。
⑷街头巷尾: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
⑸网络语言:7456、886、青蛙、大虾等。
根据语言形式分成四类:文字、数字、英文字母、符号。
阐述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母语冲击,初步思考其优缺点。
⑹网上妙语:(短消息)按语句含义、语法修辞、句式结构等方式细分。
⑺歇后语:来历、种类。(谐音式、摹状式、拟人式、讽喻式)
⑻对联:起源、种类(正对、反对、串对)、修辞(比喻法、双关法、叠字法等)书写时注意。
尝试创作
3、各组学生根据讨论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并推荐发言代表。
学习环节四:协作作业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⑴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
⑵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合适信息能力。
3、操作技能:进一步学习应用 PowerPoint 制作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2、小组协作,完成作品。
小组同学每人负责完成一个环节,根据本组筛选后的材料,分析研究成果相互协作制成演示文稿,有自己独立见解和表达方式。
3、教师指导。
学习环节五:展示成果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2、认识目标:
⑴进一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⑵通过写作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关切体验。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2、展示作品:
课堂上,由各组代表作主要发言,其他同学作简要补充,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各组介绍本组成果(形式多样)
3、小组评议。
4、教师总结:
⑴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实践,对于同学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⑵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课堂内外,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⑶布置随笔: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
学习环节六:活动延续
课后发动各小组学生进一步充实收集研究的内容,并自行题字、插图、设计封面编辑成册,作为成果在班上展览,并以此次活动为主题出一期墙报。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漫游语文世界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