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 王静
【教材分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记叙了1927年李大钊同志被捕及被害的经过,赞扬了他对革命工作极端负责和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革命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第一课时的教学,从了解课文内容入手,初步领悟李大钊的高尚品质;第二课时教学,通过具体语言文字的进一步验证,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两个课时的教学,运用“检查预习──读议──领悟──验证──练习”的课例教学模式,体现了语言文字的两个训练过程。本课时教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用心读、仔细想、动手划、开口说、动笔写,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只做精要的点拨引导,使训练重点融会在课文教学中。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行动、语言、神情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
3、连写“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片段。
【教学过程】
一、回顾领悟,明确目标
请学生速读课文,回顾中心思想该怎样概括。生回答,师板书。继而提出学习目标:
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验证中心,领悟写法
1、领悟作者抓住行动、语言、神情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⑴请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用“”划出问中最能表现李大钊同志精神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学后四人小组讨论。)
⑵集体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谈体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用实物投影投示以下三段文字,学生谈体会后概括写法。
①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都很晚。每天早晨不知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每天夜里回来很晚”、“不知什么时候又出去了”、“埋头整理”和“把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等词句体会李大钊同志对革命工作极端负责的崇高精神,理解这些词句主要是抓住父亲的行动写的,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自由朗读。
教师板书:
行动②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父亲说的话来体会李大钊同志在险峻的形势下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崇高的革命精神,理解这段文字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写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板书:
语言③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平静而慈祥的脸”、“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等词句,体会李大钊同志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理解这些词句主要是抓住人物的神情来写的,学生有感情朗读。
教师板书:
神情⑶学生自由读能表现李大钊精神的句子,深入体会抓住行动、语言、神情描写人物的方法。
2、领悟“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
⑴投示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一组句子:
开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结尾: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请学生默读思考:
文章开头结尾都强调了什么?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回答,教师讲解这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
⑵联系从文中找出互相照应的句子:
①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②工友闫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⑶师小结“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写法的作用。
3、练写片段:
⑴根据所给题目,写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要运用“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学生任选一题:
①道歉②珍贵的礼物③我爱小草
⑵生写,生朗读,师生评点。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