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江苏省丹阳市折柳中心学校 黄冬琴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五年级下册 > 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这首词,体会农家乐,感受田园生活的纯朴。

2、能体会这首词的情趣,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情趣。

3、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师:今天我们先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欣赏几幅功力非凡的国画。(播放课件:一组国画)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它讲究用墨的浓淡,线条的疏密,有时它还留有许多空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国画上一般还题上字,盖上印章,使之成为一幅完美之作。

2、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播放课件:村居图),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画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3、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时边板书边说“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所以中间要空一格)要把课题读好,你认为要注意什么?你能给大家提个醒吗?(“乐”的读音,词牌与词题中间要略有停顿。)

板书课题:

清平乐·村居

4、读题。

5、“村居”你能理解吗?(乡村人家)(过渡)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里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文,来读读这首词。

(点评:第一,在悠扬舒缓的音乐中欣赏精美的国画作品,倾听老师的抒情解说,使学生既放松了心情,又了解了国画的特点──空白,为后面的训练:“抓住空白,展开想象,扩写句子”埋下伏笔。第二,由课外国画引入课文插图,让学生给画取名,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从而轻松地说出了各具特色的画名。)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师:老师本来想范读,可今天嗓子不好(确实嗓子哑了),你们愿意代老师读吗?代老师读,一个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为了确保能读得正确、流利,谁愿意给大家提个醒,哪些字词或哪些地方要注意?你们马上就要代表老师读了,预习时读了几遍?为了替老师争光,你们把这首词再读两遍,怎么样?

2、自读课文。

3、指名读,师生评。

(点评:老师以自己嗓子不好创设了一个特殊的情境──请学生做小老师代老师读,为老师争光。这样就给了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为了能当好小老师都能积极主动地去读。)

三、二读课文,读出节奏

1、古诗词的朗读,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词的节奏美。要读出节奏美,就要体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比如,第一句“茅檐/低小”,停顿的地方,读时要做到“停而不断”(老师范读),而不能……(举反例)。

2、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来,你觉得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用“/”划出,然后试着读出词的节奏美,我相信小老师一定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3、指名读,师生评。

(点评:这一块的教学对学生阅读有了新的要求,为了让学生领会“读出节奏”,老师通过两种范读,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然后摹仿直至掌握。对于整首词的节奏,老师没有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出不同的节奏,读出自己的理解。)

四、三读课文,熟读成诵

1、师:这46个字的词,如果老师范读,一定不用看书,站在讲台前背诵出来,那多自在,多潇洒,也更能体现老师的风采,你们做小老师,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能背诵出来吗?你们再准备准备,好吗?

2、指名背诵。

(点评:老师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高效率地熟读成诵,展示小老师的风采。)

五、学生质疑,理解词意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已经读了这么多遍了,再将图文结合,一定理解了很多。但古诗词毕竟难懂,到目前为止,你还有什么字词难以理解?

2、质疑。

(如果学生能解答,可让学生说说你怎么知道的。)

3、老师点拨。

(吴音;卧剥莲蓬。)

(点评:教学内容疏密有致,学生质疑时提出了很多不理解的词,老师没有一一作答,只让已理解的学生很快地一说而过,重点放在理解“吴音”和“卧剥莲蓬”上。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吴音的特点,使学生真正领悟了白发翁媪的亲密、浪漫。又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描述了吃莲蓬的滋味,让学生感知了小儿的调皮、可爱。教学节奏张弛结合,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陶冶了学生的身心。)

六、四读课文,读出画面

1、读书时,如果一边读脑海里能一边出现与之相关联的画面,那就真正读进去了,老师能做到,我相信你们一定也能做封!下面你们就低低地吟诵,甚至可以闭起眼睛来吟诵,感受一下,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试着边低声吟诵,边想象画面。

3、指名学生说说好像看到了什么。

4、配乐朗诵。

(点评:学生说出画面,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又介绍了这首词的意思,一举两得。)

七、五读课文,读出情趣

1、读到现在,你觉得哪一句最有情趣?为什么?

(一老一少。)

2、老师范读。

(动作表情适当夸张,展现出老人的亲昵、小儿的顽皮。)

3、各自练习。

(可设计动作。)

4、指名读。

5、这么有情趣的生活,辛弃疾先生是什么态度?

6、对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谁了解?

(课件:介绍辛弃疾。)

7、谁能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说辛弃疾“喜”什么?

8、刚才我们给这幅图起了个名,现在能不能在这幅图上题一句话?

9、小结:

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延不绝的情。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对宋词有了新的感受,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宋词中尽情遨游,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点评:老师的范读,把这首词内在的情趣外化了,也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原来古诗词还可以这样读,并努力尝试着把自己心中的感受也通过朗读外化出来。)

八、作业

抓住空白,展开想象,扩写句子古诗词是我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在表现手法上与国画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古诗词语言含蓄,给读者留下许多空白,也就有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能不能把你认为最有情趣的句子,通过你的想象使它变得更加具体呢?比如“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也多了起来,老爷爷笑着对老奶奶说:……”当然,你也可以写乡村的景色,还可以写大儿、二儿、小儿。

(点评:训练继续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为主,并把内在的言语转为书面语言。)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