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蔡姝
【教学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分段,讲读第一大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学习《将相和》,齐读课题。
2、“将相和”什么意思?
3、在古代“将”指什么?“相”呢?在本课文官是谁?武官是谁?
(相机介绍廉颇、蔺相如,并指导书写“蔺”字。)
4、“和”什么意思?“和”之前是什么?(不和)板书:不和──和,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他们从不和到和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1、围绕“将”和“相”写了几个故事?加小标题(3个)
3、自读3个故事,初步了解每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前两个故事是将相不和的原因,第三个故事是将相和的原因──共同的爱国思想。)
三、学习第一个故事
1、自由读1~10段,思考蔺相如说了几次话,勾画出来。(4次)
2、读第一次话,这次说话中出现了一件物品,是什么?(和氏璧)谁来介绍一下这件宝物?从哪儿看出是件宝物?
3、那我们就还给他吧!为什么不行?
4、那就不换给他?为什么也不行?
5、那就打吧!从哪儿看出秦国强大?(一段)
6、齐读一段,师介绍战国背景。
7、于是只能派人去,指名读蔺相如说的话,指导朗读,读出坚决,充满信心的语气。
8、全班齐读,体会蔺相如的勇气和决心。
9、他第二次说了什么?指名答
10、刚才说这块玉是无价之宝,而此刻却说有点小问题,到底怎么回事?是蔺在说谎吗?表现出蔺的什么?(聪明与机智)
11、秦王对这块玉垂涎已久,他捧住这块玉一边看一边称赞,你是秦王,你怎样称赞?指导朗读。
12、读第三次蔺相如说的话,蔺相如真地会连自己的脑袋和壁一块撞碎吗?该怎样读?指导朗读。
13、读第四次说话,从“大大方方”一词,你看出什么?(蔺相如勇敢、不卑不亢)
14、“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除了壁送回了赵国,还有什么完好无损地送回去了?(赵国的尊严)
15、蔺相如升官应该吗?
【反思】
课下,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蔺相如不诚实,和氏璧价值连城,不会有什么斑点,而他却说有斑点,他的行为有错误。
2、当时蔺相如孤身一人,无法从秦王手中抢回和氏璧,只好说谎欺骗秦王,先讨回和氏璧,才能保住和氏璧,所以说谎欺骗很有用,那么以后我们也可以说谎欺骗了。
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认识呢?
1、他们年龄小,知识面窄,生活经验少,常常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绝对地看问题,不会把事物与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看,不会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看问题,当然也不可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也就是看不到事物本质。
2、教材本身具有潜在的消极因素。秦王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本身就是个骗局。蔺相如正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骗对骗。其实当时就是尔虞我诈相互欺骗的社会,只不过看谁的骗术高明罢了。故事之所以被选为教材,目的在于突出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他的爱国精神,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积极的东西背后有时也会隐藏着一些消极因素。
3、备课时,我没有考虑到这种消极因素,却过分强调了蔺相如保住和氏璧的方法,因为课后的思考题就是这样引导的。学生在“方法”上打转转,继而产生错误的认识。
怎样才能避免产生这种不利的推理判断呢?
1、备课时,必须吃透教材。既要抓住课文里正面的素材,又要看清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恰当地确立教学要求。
2、要恰当地引导学生思维,免得走弯路。比如蔺相如的智和勇表现在哪里?秦王搞欺骗是为了什么?蔺相如为什么说慌?两者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3、还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从上下文中找出蔺相如说谎的理由。当时“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所以赵国担心不给秦国和氏璧,秦国就会“派兵来进攻”。由此可见,秦国当时是强大蛮横的。蔺相如敢于担此重任,是受任于危难之时。说谎欺骗不好,他不会不懂,但要从秦王这个贪婪专横的对手中讨回和氏璧,除了说谎欺骗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他孤身一人,既不可能硬从秦王手中蛮抢,又不可能用言语打动秦王,使后者恭恭敬敬地奉还和氏璧。只有说谎欺骗,才能从秦王手中讨回和氏璧,挽回赵国的利益;才能戳穿秦王的阴谋诡计,使秦王理屈词穷甘心服输。
4、要训练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学会看本质的东西,从而增强他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就这个意义来说,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懂得,蔺相如的说谎欺骗和秦王的欺骗有着本质的不同。秦王搞欺骗是为了强夺别人的东西归为己有,是以强凌弱,是非正义的;而蔺相如说谎欺骗则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为了战胜强大蛮横贪得无厌又不讲道理的对手,是正义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