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砣矶镇中心小学 吴爱青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⑵通过抓文中重点词句,理解人物语言动作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⑶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分清文章中故事的前因后果及相互联系。
⑷指导学生正确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情谊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勇于改过的品质,并使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在理解课文中,弄清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及故事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词句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具的使用】
彩色粉笔、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读书法、启发谈话法。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通过点画品析词句,合作自学讨论交流及预习,质疑,朗读等方法来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在自学中我们了解了《将相和》一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课文的生字新词,给课文中的三个故事拟定了标题,并归纳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文章由哪三个小故事组成”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生答后概括板书:蔺相如、廉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二、议定目标
通过提问,老师看到同学们在自学中任务完成得很棒,对课文有了这么多了解。根据以往经验,同学们讨论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该完成什么任务呢?
(小组讨论,屏幕出示:朗读、词句、思想内容、写作方法。)
三、精讲点拨
1、理解“完璧归赵”领悟学习方法:
看清因果,请同学们速读“完璧归赵”,找出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生速读,归纳交流。)
2、领会人物性格特点:
蔺相如是怎样完璧归赵的?他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轻声读这个小故事,用“──”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语句,用“△△△”标出关键词,并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什么?(生自读自画)
问:谁愿意把你画的读一读,说一说
重点理解以下内容:
蔺相如第一次说话,从中不但看出他的勇敢,而且表现了他的智谋。
蔺相如第二次说话及当时的动作表现了他的不畏强暴,机智勇敢,通过表演来理解“理直气壮”。
蔺相如第三次说话,表现他的机智勇敢。理解“大大方方”。
说一说对其它句子的理解。
3、指导朗读:
作者抓住了蔺相如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他的机智,勇敢,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生练读后指读。)
4、归纳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学习第一个小故事,是按怎样的思路进行的 小组讨论后屏幕出示:
在读文中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练习用正确的语气朗读课文。
5、运用学法,合作完成“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屏幕出示自学提纲:
“渑池之会”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是怎样体会的?朗读课文“负荆请罪”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你是抓住哪些语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复述本故事。
先个人自学,后小组合作,解决以上问题。
请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渑池之会”在完成以上问题同时,让学生弄清秦王不敢怎样的原因,请同学分角色朗读。
“负荆请罪”中体会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的性格特点,请同学复述。
小结:蔺相如履立新功,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不团结,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恩怨,使廉颇受感动而负荆请罪,将相和好,现在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同治国。
四、明确重点
学习了本文不但理解内容,而且弄清三个小故事的前因后果。请同学通读全文,思考:这三个故事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第一段与下文有什么联系?故事最终结果是什么?(学生自读后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是第三个的起因,第三个故事是结果,第一段是全文的根本原因,“将相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是故事最终结果。
板书:
发展因果
五、总结教育
1、通过学习,我们更深体会到蔺相如,廉颇的美好品质,他们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板书:
爱国
2、2001年4月1日,美军用侦察机撞毁我军飞机,造成我飞行员牺牲,随后美机又未经允许降落在我国机场,这是对我国的一种挑衅。美国的这种霸权主义是我们每个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所不能容忍的。对这件事全国人民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来表现我们的爱国之心呢 (学生自由发言)
3、总结:
学习本文有什么收获?(与目标结合,自由总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鼓励质疑)。
4、练笔:
写一件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要写出事情的前因后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