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石化第十小学 魏宪美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诸葛亮凭借其聪明才智借箭成功,避开了周瑜暗算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要引导学生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件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我在教学设计上紧扣“神机妙算”这一线索,让学生在质疑、探索、交流、延伸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鼓励积极的思维活动。
教学中,我一共安排了三次质疑:
第一次是在课的开始,出示课题后,我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斗智情境,接着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这时,学生已设身处地地想:面对生死关头的诸葛亮借到箭了吗?怎样借的?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呢?此时学生所关注的无非是有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方面的问题,这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的表现。
第二次是在理清文章思路后,让学生自读“借箭经过”部分后质疑,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所提出问题的思维价值也不尽相同,但这是他们自读后经过独立思考产生的疑问,学生思维的大门已经打开。通过师生共同梳理,筛选出带有共性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
1、诸葛亮为什么在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时去取箭?
2、鲁肃向周瑜报告为什么不提借船的事?
3、诸葛亮为什么认定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4、诸葛亮为什么叫人把船连起来、“一”字摆开,并用青布幔子和草把子遮住,又要擂鼓呐喊呢?
5、诸葛亮为什么先让船头朝西,后让船头朝东呢?
第三次质疑是在学生理解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对语言内涵的体味和对语言形式的深层理解,学生提出:
⑴诸葛亮为什么能做到神机妙算?
⑵十万支箭明明是骗来的,题目为什么不叫《草船骗箭》而叫《草船借箭》呢?学生的质疑逐渐有深度、有广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分析、比较、归纳的过程中得到拓宽,受到启迪。
二、探索、交流
“质疑──解疑”是创造性自主学习的模式,而自主探索、相互交流、合作解疑是主体学习的充分体现。解疑的过程是读书讨论的过程。通过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在第一次解疑中,学生默读全文,用“──”划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生经自主探索便能解决。第二次则需引导学生反复读“借箭”部分,讨论诸葛亮为什么那样安排借箭过程,学生说出以下原因:
1、诸葛亮在大雾漫天时借箭不容易被曹操发现。
2、鲁肃不向周瑜说借船的事说明他忠厚、守信用。
3、诸葛亮认定曹操不敢出来,说明诸葛亮了解曹操多疑的性格。
4、把船连起来、“一”字摆开,用青布幔子遮住,又要擂鼓呐喊是为了虚张声势、多受箭。
5、先是船头朝西,后船头朝东,一是为了多受箭,二是为了回去时顺风,跑得快。
这时,学生已理解到诸葛亮借箭成功是他知天、知人、知地的结果。学生的情感由对文章的喜爱发展到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敬佩,学生的思维也由定向思维发展到异向思维。 在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能做到神机妙算”时 ,学生的思维开始发散,发言积极踊跃,得出以下结论:
⑴诸葛亮博览群书、知识广博。
⑵诸葛亮善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⑶诸葛亮能灵活巧妙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⑷诸葛亮做事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通过讨论,学生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是算卦算来的,也不是天生俱有的,而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也正是在学生对诸葛亮的啧啧称赞声中激发了自身努力学习的斗志。而通过讨论题目为什么不叫《草船骗箭》而叫《草船借箭》这一问题,又训练了学生依据中心推敲、斟酌词句的能力。
三、延伸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常常是疑解为止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仅仅只能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是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的话,就不能被课堂时空所限,即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后,还应适时地将课内所学向课外延伸,以达到刺激学生不断产生学习需求的目的,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在整个活动中得到充分落实。在学完《草船借箭》一课后,我拿出《三国演义》,说:“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我们对诸葛亮有了初步了解,但要想真正了解诸葛亮,仅凭这篇课文是不够的,我希望大家课后读读这本书,你便能从中找到更多的大案。”显然,学生平静下去的心又被老师的话激活了:诸葛亮还有什么神机妙算的事吗?周瑜还会设机陷害诸葛亮吗?不言而喻,同学们争相传阅,“寻根究底”的劲头不亚于课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