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港区第五小学 赵卫军
【设计意图】
体现新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课堂氛围。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教育理念,由于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因此昔日的景观及被毁灭的过程可以借助具有良好交互性的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加以再现,加强语言训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课件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教师的教学服务。
【课件及资源运用】
运用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文字。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文章。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经的无比仇恨。文章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由于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因此昔日的景观及被毁灭的过程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加以再现,加强语言训练,激发学生的情感。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性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表达的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的图片,问:同学们知道这几幅图片是哪里吗?
师:是呀这就是圆明园的遗址,昔日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它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
板书课题。提示“圆”“园”的不同以及“毁”的写法。
齐读课题。通过读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可以提出来。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3、课文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文中有三句话高度评价了圆明园的价值,你能通过默读课文,很快地找出来吗?生默读课文。
2、生读三句话。
课件出示三句话: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②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指名再读这三句话。
3、举世闻名什么意思?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
板书:
建筑宏伟,珍贵文物。
4、哪个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精巧的布局: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众星拱月……。”
播放圆明园布局的效果视频,让学生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从而对众星拱月的布局及这个词语有进一步的理解。
5、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并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找到一个圈一个,不要漏下一个啊,漏下一个就是漏掉了一处著名的景点,漏掉了一个著名的园林啊!
6、师生合作读这部分内容。谈谈自己读了这部分内容的体会。
7、想看看这些雄伟的建筑,美丽的景观吗?
课件播放:
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厅台楼阁,买卖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看完这些景观你还想说些什么呢 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吧。教师学生及时评价朗读。
8、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景点,结合你们搜集的资料,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9、小结:
圆明园布局精妙,风格各异,当然称得上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0、读第四自然读。想不想开开眼界,目睹一下这些奇珍异宝:
(课件展示生肖铜像等奇珍异宝并结合资料介绍,老师出示的这些奇珍异宝只是圆明园内奇珍异宝的九牛一毛呀!)
11、可是这么好的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烧了。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视频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
12、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带着你们的痛惜,带着你们的仇恨,读好这段话吧。
13、理解重点语句:
课件出示:
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统统掠走是怎样掠走?他们是怎样破坏,怎样毁掉?你对这些强盗想说些什么?
14、这把大火少毁的是什么?什么没有了?
师:宏伟的建筑没有了,珍贵的文物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
15、小结:
这把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四、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1、文章写圆明园的毁灭,那作者为什么却花费了这么大的篇幅写它昔日的辉煌呢?
2、学习完全文,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3、交流。
4、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而毁得让人心碎。如今,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