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郑怀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注意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现代生活环境美
1、看录像,展示现代住宅生活小区优美环境的画面。老师以导游身份加以解说。
2、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在全班交流。
二、了解现状,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
1、谈话过渡,观看图片资料:
⑴河面漂浮着垃圾。
⑵山上树木被砍伐。引导学生看后自由谈感受。
2、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身边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交流方式可多样。)
3、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本组同学可补充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请求解答。师生参与评价。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每位学生提供交流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质疑。
三、改善环境,人们正在做各种努力
1、谈话过渡,相机板书“保护环境”:
教师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用文字、录像或图片展示介绍。(如:世界环境日、污水处理工程等)
2、
⑴学生可采用各种形式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人们为改善环境所做工作的有关资料。教师可下各小组参与,并引导学生重点围绕身边的所见所闻来说。
⑵各小组讨论怎样汇报,并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师生参与评价,比比看哪组同学汇报得最好。
教师参与交流评价,并适时引导帮助,为学生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创设互动情境:
教师当记者,请一个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一名劳动者,进行模拟采访。(假设记者采访一名驾驶洒水车的司机或园丁)
⑴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对话的语言、态度。学生参与评价,说说谁演得好,为什么?
⑵学生当小记者,同桌分角色互相采访,教师巡视了解,对个别表达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⑶请部分学生上台答记者问,师生参与评价,并评选出“优秀小记者”若干名。
以记者采访的形式创设对话惰境,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既注意培养学生交流、应对能力,也注意纠正学生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四、从我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1、谈话过渡提出问题,相机板书课题:“我们能做点什么?”
2、
⑴个体思考想点子,然后在四人小组交流各自想出的点子,并说出理由。小组成员要注意倾听,发表不同的看法。比比看谁的点子有创意。
⑵全班交流,师生参与评价,发表看法,评选出“金点子”。 如:
①见到破坏环境的现象要及时劝告。
②周末组织几个同学到社区当义务环保劝导员或宣传员。
③同桌合作办小报宣传环保。
④为校园或社区设计环保广告牌。
⑤提出环保建议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为环保献计献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创设生活情境,检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环保意识:
⑴两个学生上台分别扮演不同角色:
①一位阿姨在马路上随地吐痰。
②一个小孩将一袋垃圾从阳台上扔下。
⑵学生观看后个体思考:
如果你见到这种现象该怎么做?同桌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彼此互评。
⑶请几对同学上台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参与评价。
4、四人小组讨论,为一处环境设计一条环保广告语。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佳广告语。
5、谈话小结,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本节课收获。
6、拓展延伸活动。课后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讨论为保护环境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付诸行动。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并付诸行动。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环保广告语,增强合作意识,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点评】
一点想法,未必合理。本次口语交际还可以结合本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安排来进行,在适当的时机,师生共同对前一段时间学生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总结评价。比如,学生汇报身边环境污染的现象时,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请学生说一下是怎样知道这些现象的……另外,还可以更多地在“我们能做点什么”中的“我们”身上做些文章,如,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展示环保资料时,可择取一些关于小学生为环境保护做努力的资料;第四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想点子,可引导学生想一想平时生活中,应当怎么做,比如不乱扔垃圾等(不只是怎么监督别人),以培养环保意识,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爱护环境的习惯。(张立霞)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