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口耳目》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实验小学 刘敏杰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一年级上册 > 口耳目 > 《口耳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象形字归类识字,12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形象、植物分类。每个字都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了汉字演变的过程,有利于课中识字、认字,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喜欢学习写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生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

2、培养观察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识字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难点是“目”和“木”的不同意义,“木”和“禾”的字形。兔子和鸟字的点也容易忘记。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实物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情预测】

本文的学习很有趣,学生可能对象形字很感兴趣,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些象形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已学过的生字若干。

2、利用象形文字和图画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在生字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鱼、飞、雨、风、土、云、马、牛、山、水、下、大、田。

2、导入新课,现在,识字王国里的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在焦急地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呢,瞧,它们来了!(出示12个生字)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

2、了解学情,这么多的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3、小结小朋友可真能干,会自己认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把它们牢牢记在脑子里,有信心吗?

三、揭示课题,教学

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认记“羊”字:

⑴出示图片和字,学生看图说说,图画上画着什么?(指导用上正确的量词一只)

⑵比形认字比一比,图画下面的古代象形字,和下面的现代字有什么不同。

⑶识记生字,交流学生的识字方法

⑷师生共同讨论学习“羊”的方法看图说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

3、学习生字小组合作自己其余11个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4、汇报交流:

⑴各组选择一个字,派一名小老师,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过程。

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补充交流。

⑶小老师没有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⑷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难学的字:

鸟小鸟不长眼睛看不见。

兔兔子长着看短尾巴,竖弯钩里有一点。

⑸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学生用上正确的量词。

七、巩固生字

用各种方式认记12个生字。

八、找一找

哪些地方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中的新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学过的生字。

2、会正确写出“十、木、禾”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

1、给字宝宝带帽子:

出示12个字宝宝和12顶帽子(即拼音)

将字或拼音分给12个学生。教师出示字或拼音,学生找出相应的拼音或字。

2、捡贝壳:

⑴出示贝壳图,(沙滩上有12个贝壳,背面为课本中的生字,贝壳按生字有意识地体现为四种颜色)

⑵指名拾贝壳,捡到贝壳后要领读背面的生字。

⑶将“贝壳”分成四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按器官、动物、植物、天气)

⑷齐读生字。

3、猜字谜,编字谜教师出谜面,学生猜谜底:

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月)

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日)

4、加一加,变一变:

如“口”字一笔变什么字(中 日);口加两笔变什么字(目白电右田)。

⑴同桌相互考一考。

⑵师生互相考一考。

5、完成课后连一连,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

二、指导写出十禾木

1、认识新笔画“竖”:

教师范写,介绍两种笔画。

⑴悬针竖(像吊着一根针)起笔重,向下行笔直,然后轻轻收笔(十用悬针竖来写较好)

⑵垂露竖(像吊着一滴小露珠)起笔稍重,向下行笔要直,收笔轻顿回锋,“木、禾”用重露竖。

⑶学生在手心写。

2、书写“十”:

⑴十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横后竖)

⑵教师范写“竖”将“一”分成两部分,左边修长,右边略短,竖的上半部分短些,下半部分长些,竖在竖中线上。

3、认识新笔画“撇、捺”:

⑴教师范写“撇和捺,起笔稍重,然后行笔渐轻,注意把力送到笔尖。

⑵学一在掌上练习,感受用力的轻重变化。

4、书写木、禾:

⑴学生观察两个字,说说它们在田字格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教师范写两个字。

⑶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

⑷评议再小结练习。

【板书】

shí十口耳目

mǜ木羊鸟兔

hé禾木禾竹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