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识字二·比一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 陈兰兰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一年级上册 > 比一比 > 《识字二·比一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12个生字,会写“小、少”两个字、

2、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结合课文学习,学习运用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仿编韵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量词“颗、群、堆”的意思,结合生活经验使用一些量词并能仿编韵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小、多少等都是通过比一比才能知道的,这节课,我们继续上《比一比》,然后,我们小朋友之间也比一比,看谁上课最认真、最积极、最会动脑筋。(出示课题)

2、复习生字、词语

齐读

对号入座(帮词语找对应的图)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文字与图画相对应,词义自然理解。)

3、读课文 (指名读、打拍子齐读)

(设计说明:拍手伴奏的方法即可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营造了儿歌的朗读氛围,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符合本课特点。)

二、学习数量词

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刚才我们又朗读了课文、现在请你看着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引入出示数量词)

(设计说明:整体感知,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给生字变换语言环境,巩固识字。)

1、自选读数量词

2、相机引导准确使用“颗、群、堆”三个量词

颗:出示实物(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石子),随着出示,让学生说说数量名称,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较小且接近圆形),我们说一颗什么呢?

群:出示一只鸭子,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示许多只鸭子,许多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是什么?(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渗透同一种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词的辨证思想)

堆:看老师演示,一颗星星堆成一堆星星,一颗石子堆成一堆石子(学生感知,数量多,紧紧地叠在一起时用堆),还可以说一堆什么?

三、课后练习:我会说

1、同桌互说、开火车说

2、观察教室,练说量词

你还能用数量词说说教室里的东西吗,比一比,看谁找得多说得准。

希望同学们课间和同学说说校园里的设施,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说说家里能看到的东西,好吗?

3、回顾全文,根据板书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4、运用语言积累,仿编韵文

出示图片:葡萄和桃子。学生看图仿照课文编一句儿歌(一个大,一个小,一串葡萄一个桃)

出示一组图片:一群山羊和一只兔子 一个西瓜和一个梨 一只老虎和一只兔子。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自主选择图上的物品编儿歌

(设计说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实物,仿照课文,自编韵文,使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飞跃,培养创新意识。)

四、小结

同学们真是一学就会,而且还能运用,真棒!我们身边的事物除了可以比大比小,比多比少,还可以比什么?(长短、高矮等)可用师生互比身高提醒

(设计说明:此练习既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又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分析】

《比一比》这篇课文的课题就充分说明了教材的特点,提示了学法,那就是要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并能正确地使用一些量词。这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量词说身边的事物,进行“颗”、“堆”、“群”的拓展说话,都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机会。本课的设计还体现了一个创新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那就是请学生仿编韵文。通过前一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对常用量词的适用范围有了初步理解,然后先齐读课文,再出示葡萄和桃子,学生练说 “一边( ),一边( ),”。然后出示三组图片,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组或几组练说“一( ),一( ),”。这些有目的、有层次的训练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在《比一比》这篇课文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兴趣──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以激趣为手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呈现了教学内容,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呈现形式,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2、鼓励发现──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3、交流、合作──实现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指出: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较为充裕的自读自思、同桌互学和小组讨论”。指导一年级的孩子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