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螳螂捕蝉》教学案例

济源双桥东留小学 张朝霞

新学网 > 语文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 螳螂捕蝉 > 《螳螂捕蝉》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内容,在理解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下决心派兵攻打楚国,谁阻拦,他就要把谁处以死刑.这时一个年轻的侍卫官,用极其巧妙的办法说服了吴王,并不再派兵攻打楚国.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忧.本课时教师将放手让学生质疑、朗读、感悟等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来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寓意,进而明白道理。

【背景材料】

由于本班学生平时对古代历史故事、成语故事、古代诗文等传统文化较为感兴趣,因此教学前我便布置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做好预习作业。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个记号,上课时勇敢、大胆地质疑。

【课堂实录】

【片段一】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预习作业中,老师看出来了,你们当中有

很多同学对这篇课文非常感兴趣,能告诉老师,你最想知道什么吗?

生:我想知道那个侍卫官是怎样说服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的?

生:我想知道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的意思.

生:为什么那个侍卫官能说服吴王?

生: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侍卫官能说服吴王?他的计策巧妙在什么地方?

生:……

师:老师非常高兴,经过这几年的学习,你们的质疑问难能力提高了。“善于思考”,我相信你们对课文的理解一定会更快、更深。

【反思】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果断地将学习的主动权抛给学生。亲切随和的话语,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从题目入手既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还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转变为“学生问,学生答”。我始终认为,开启学生知智慧的大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告诉他们答案更有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