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哥
“傩舞”大都是戴着面具表演的舞蹈,其历史久远,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代已有此活动;周代,并有“国傩”、“乡人傩”之分。这种古老的面具舞在今日的许多民族中仍有遗存。如江西、安徽、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的傩舞、傩戏;壮、瑶、毛南、仫佬、苗、彝等民族的傩舞等形式,都已形成浓郁的地域、民族色彩。例如:江西的傩舞中有表现盘古开天地的“开山神”,反映劳动生活的“绩麻舞”;安徽的傩舞,有的还踩上高跷、戴上面具表演,保持着祭祖、祀福、驱邪等遗意。师公舞是其表现形式之一,虽然是表现自然界的神灵、本民族神祗以及道教的神仙人物的神威神力,但多融入了较多现实生活的情趣。如瑶族的师公舞中有“女游舞”,表现海龙王的三公主游出千层海浪后,化作瑶族少女起舞的故事;毛南族把师公舞称作“条套”,舞蹈中有“土地配三娘”,表现土地(民间信仰的神祗)向三娘求爱的内容。在一些山村演出时,由于演出的场地狭小,观众又多在四周的坡地上,因此,演员要把面具戴在额头前,以便观赏。藏族、蒙古族名为“羌姆”、与“查玛”的面具舞蹈,是藏传佛教(喇嘛教)的寺庙舞蹈形式(俗称:跳神),它有弘扬宗教的含义,又是悦神、娱人的盛大乐舞活动,它们与古傩都有着深远的源流关系。北京雍和宫也是藏传佛教的寺庙,其寺庙舞蹈则称为“跳布扎”(俗称“打鬼”)。清代,每年农历除夕雍和宫要派184名喇嘛到宫廷内中正殿前院内演“跳布扎”、念《护法经》,为清帝及宫廷除祟祈福;正月最后一天,在雍和宫举行盛大的跳布扎活动。直至本世纪50年代初,雍和宫仍有这种活动,且已融入满、汉文化的色彩。此外,如第一章所述,东巴舞(及舞谱)也是原始信仰的遗存……,凡此都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得以代代流传。
中国古代大傩祭典中的仪式舞蹈,后世逐渐发展成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广泛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山东等地。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如鬼舞、跳傩、傩戏、傩堂戏等,也有名之为跳神的。傩舞的特征是:一般都戴木质假面,扮作鬼神歌舞,表现神的身世事迹。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