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的春光里品《爱如茉莉》,该是件很惬意的事。
一样的茉莉一样的“爱”,一样的学生一样的课堂,但是,课的境界迥然不同。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课,同样有境界。有的课堂让人联想起“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有的课堂则流淌着“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的祥和恬淡。有的如行云流水,委婉清丽;有的似旷野驰骋,洒脱畅达。
“境界,不仅仅指景物描写。喜怒哀乐,也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境界。”如果将这“境界说”运用于我们的课堂,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课堂要有境界,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更要激起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为真景、真情所动容、动心。
尽管“境界不以大小而分优劣”,但是,在有的课堂上,“真爱”词汇的出现频率与真情的实际浓度呈现了极大的反差,让人极不情愿将这般唯美的词汇冠之于它。或者说,有的课,是很难配得上“境界”一词的。
越是情真的课文,越不能轻易言“情”,越是爱深的课文,越不能随口说“爱”。这是我今天听课的最大感受。
“一个‘直奔’,看出了父亲对母亲的爱!”
“‘紧握’的手里,是爸爸对妈妈的爱!”
“蹑手蹑脚地走路,里面有爸爸妈妈的真爱!”
“记住,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去了医院,一个再三叮嘱,表达了妈妈对爸爸的爱!”……
不管是老师的,孩子的,每一句话里,几乎都有“爱”的字眼。这样的爱怎么能够深刻?
“爸爸妈妈的爱体现在哪些细节里呢?”也许老师这问题的本身就是一种失误。仿佛是在执行“搜索”任务——在搜索栏里打上了“爱”的文件名,然后让学生立即执行。执行的结果,只能是打上了爱的“标签”的词汇和语言。而真爱,不是一种搜索,它应该是一种发现、累积、酝酿、感悟、提升……
爱是什么?怎样的境界才是真爱的境界?
小青老师的课堂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
“一个‘直奔’,我们读出了爸爸为妈妈的病情而着急的那份心焦”;
“‘蹑手蹑脚’地走出病房,我们读出了爸爸不愿打扰妈妈,自己承受苦累的那份默默无闻和心甘情愿”;
“担心爸爸知道妈妈病情后吃不下,后来爸爸果然没吃就直奔医院,让我们体会到了妈妈对爸爸的了解之深”;
“爸爸嘱咐女儿别忘了带茉莉花到医院,而妈妈竟然那么深深喜欢茉莉的细节,让我们感受了爸爸和妈妈的心有灵犀”;
“妈妈不忍吵醒爸爸,自己睡得手脚麻木,但却清醒含笑的眸子,我们感受了为爸爸付出甘愿忍受的无怨无悔”……
这也叫爱?琐琐碎碎,平平淡淡?
这也叫爱!无处不在,真真切切。
这才叫爱,细微处见真情!
爱,是不能再用“爱”来诠释的。用它本身能够诠释的就不是真爱。
爱就一个字,不要说很多次。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