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
在指名朗读时,我请了全班各科成绩最不理想的一位同学,因为这堂课他几乎每一个问题他都举手了。在请他时,心里还是有些担心,担心读得太不成样。没想到的是虽然读的不熟练,可他读得真的很投入,把该体现的都体现了。所以我点评说:他能读到这样的程度,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应该把掌声送给他,相信他下次会读得更好。学生鼓掌。
7、拓展练习:
(1)像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谁能向我们介绍一两个?(看板书)只要说清楚是谁,怎么样做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就可以了。
(2)你觉得你做的哪一件事是成功的?只要说清楚我干什么事情,怎样做的,最后结果怎样就可以了。
第二项练习因时间关系,未引导学生练习。学生介绍了吴承恩、施耐庵的事例,第一位学生介绍了吴承恩的事例之后,第二位学生对这个事例又进行了补充,第三位学生对《水浒传》的诞生介绍的非常具体,我作了这样的评价:你的介绍确实让我非常敬佩你,你了解的这么详细,我没有你知道的多。作者虽然不能做官,却是“生才有道”,才能的才,不是发财的财。学生发言良好主要得益于学生课前的准备。
8、如果要是用一两句简短的话,对课文所介绍的三个事例、同学们介绍的事例和我们自己的事例进行一个概括,应该怎样说呢?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映示第三自然段最后一段话。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有个性地朗读这段话。
点拨:你为什么要强调这几个词语——理解“顽石”和“滴穿”
9、打开课本,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提出概括事例的要求后,发现学生没有反应,随即补充:这个问题是非常难的,就是我一时也难以回答,我们还是来看看课文中是如何说的吧。
齐读第三自然段没有实施。
10、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现在我们知道只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所有的事,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要是不这样去做,那又会怎样呢?课文用“雨水”作了一个对比(板书:对比、雨水)。
(2)映示第四自然段
雨水是怎么做的呢?课文说得非常具体,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把它说得简单一些吗?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没有……也不能……
(3)回忆自己没有做成功的一件事,看能不能也用“没有……也不能……”来说一说。
举反面事例没有实施,这也是课前预想到的。
三、品读启示
1、小结:课文三四自然段分别用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说明了“只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是没有什么事做不成的”这个观点。在课文的最后,作者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牢记“滴水穿石”的启示。
2、那么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板书:启示
映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3、在这句话里,有两对反义词,你能发现吗?这两对反义词是用什么词连起来的?为什么要把他们连在一起说?
4、像这样一种说法,把一对反义词用“而不”连起来,你还能围绕“成功”这个内容举出例子吗?勤奋而不懒惰,骄傲而不谦虚
5、讨论:作者还用了一个关联词语把这个启示讲得非常清楚,这是个什么关联词?板书:只要……就……
6、你能不能用上“只要……就……”,把这个启示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7、指名练读
点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这个启示是深信不疑,深信不疑应该怎样读?
4和6没有时间引导学生练习了,此时已经下课了。
“深信不疑”未用上,因为课堂生成了更好的说法:为什么要把反义词放在一起说?生:为了对比。师:对比是为了突出其中的一个,这段话中是为了突出什么?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四、总结提高
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呢?看看黑板就知道了;这堂课我们学了什么呢?看看黑板就知道了。从板书中,你还能看出什么呢?
我急于要结束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考虑的时间,就想开始点拨了,就在此时,叶昊楠举手了,他的回答非常精彩:如果要模仿课文写时,可以先写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再写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用事例说明,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一些反面的事例,最后写上启示,画龙点睛。课后,许多老师对他赞不绝口,我也想到:如果在他说完时,我再说上一句:你的话也是画龙点睛,就完美了。
五、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选择一个人,把《滴水穿石的启示》的内容较为具体地复述给他听。
2、仔细观察你身边的某种自然现象,再弄清它的形成过程,然后想想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如果能模仿课文写一篇短文就更好了。
调整:
1、整堂课的教学应以指导感情朗读为主,后面的词句方面的练习和课后作业结合起来进行一节课的拓展练习。
2、每个事例和自然段的朗读,增加独立朗读的机会和自主体会的机会。
努力:
引导课堂生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