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善海
《滴水穿石的启示》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润圆滑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这段文字的旁边还配了一幅图。作者由滴水穿石的现象和滴水穿石形成的过程,想到了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具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就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在通过正反事例的论述后,作者最后说道:“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可见,滴水穿石的启示源于太极洞内的“滴水穿石”的奇观,因此,帮助学生真切地感受这一自然奇观,对于学生深刻地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滴水穿石奇观的形成是由于水滴的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地“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因此感受水滴的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比看那块奇石重要的多,所以只看“滴水穿石”的图文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可我们无法亲身到达广德太极洞,不能真切感受水滴是怎样一滴一滴地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的,那怎样才能真实地再现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奇观呢?
在制作这篇课文的powerpoint教学课件时,我在网上搜索到了许多关于广德太极洞的图文资料,还有一部免费电影。可惜的是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介绍,网上多为文字叙述,图片只有一两张,即使在电影中,“滴水穿石”也只有三四秒的一个很短的镜头,且没有滴水的声音,有的只是解说员的一句过渡语:“俗话说,滴水可以穿石,这话是千真万确的。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滴水穿石,还可以看到滴水成塔的奇观。成塔和穿石一样慢得惊人,据科学推算,要10万年才能长1厘米。”显然这样的图文资料是没有多少的利用价值的,电影中的短镜头虽然能帮助学生比课文中的图片更具体更形象地感受的到一点“滴水穿石”的现象,但由于缺少最关键的滴水声,即使把这一电影片段截取下来,也无法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怎么办?
习惯中,我进入了学校网站上的“电子备课”,接着是一阵细心地搜索,可是结果未能如愿。再到google,又是一番顺藤摸瓜,上下求索,最后还是一无所获。怎么办?怎么办?苦思冥想中,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电脑中的“课件素材”,说不定那里会有滴水的声音。在满怀期待中,我突然一阵狂喜,我看到了“水声音效”。在20个滴水声中,我仔细辨识,初选出三个音效,这三个音效,哪一个更接近水滴滴进小洞里的声音呢?我在碗里放了半碗水,然后让水滴滴进碗里。经过对照,我终于选定了其中一个音效。
可是,在制作powerpoint时,我突然意识到选中的水声音效只有一次滴水的声音,无法再现“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怎么办?经过一番摸索,又搞了一个连续播放,试播下来,那滴水的声音就像是打机关枪似的,这可咋行?又试了几次,水声依旧。怎么办?万般无奈,只能暂时作罢。
第二天,看到有老师在用“爱国者”,我忽然想到了“爱国者”有录音功能,心中一阵欣喜,问题可以解决了!录音时,我用鼠标接连不断地点击powerpoint上的小喇叭(水滴声),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的滴水声就出来了,试验成功了!我用毛毯盖住鼠标,不让它发出声音,打开mp3的录音开关,开始录制由我制造的“滴水穿石”的滴水声。斜躺在沙发上,听着那有节奏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滴水声,太极洞里的“滴水穿石”的奇观已然就在我的眼前。
上课了,我引领学生走进了太极洞,感悟着滴水穿石的现象和成因:“看着这块奇石,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着滴水穿石的现象——状如卧兔、光润圆滑;“这时,我们听到了一种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听着这样的滴水声,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学生在一滴一滴的铿锵有力的滴水声中描述着滴水的声音——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当作者看着这块石头,听着这样的滴水声的时候,他想到了什么?”学生表达出了他们的感悟和发现——水滴具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如果也能像水滴那样,就没有什么事做不成了——这正是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开始的“复习导入”,学生不仅仅是看到了“滴水穿石”这一奇观,复习了几个词语,积累了几个词语,而且是在图片和水声的启示下,同作者一起经历了观察、感悟、思考和发现的过程——这才是课堂上最重要的东西啊!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