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树华
[教例]苏教版小语第九册《天鹅的故事》
教者出示文中第二节“落座以后,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枝猎枪,就好奇地问:‘您老喜欢打猎?’”
生l:(读)……好奇地问:“‘您/老喜欢打猎?’”
师:有没有与他读法不同的?
生2:(读)……好奇地问:“‘您老/喜欢打猎?’”
师:这句到底应该怎样读呢?(课堂上一阵嘀咕骚动,听课者也有不同反应)
这个问题我也很困惑,这样吧,大家认真读书,相互讨论,可以与前后左右近距离交流,也可以走下位置远距离“碰撞”。
(室内顿时“乱”作一团,不少学生“指手划脚”,“激昂陈辞”(听不清说什么),有几个学生走得很活跃,好像在搞“串联”,学生渐渐地靠拢,……竟然形成了两个相对聚拢的大圈,原来他们搞了“分裂”)
师(趁势“点火”):你们这两方面就展开辩论吧,我做主持人。(课堂上仍是原先形成的两个“自然圈”)
生3:我赞成生l,这句应读成“您/老喜欢打猎?”,表现作者问老人是不是经常打猎,文中斯杰潘老人的确很喜欢打猎。
生4:我赞成生2,这句应读成“您老/喜欢打猎?”“您老”表示对老人的尊敬。
生5:(指责生1方)若仔细品读,“您/老喜欢打猎?”这种读法,好像含有对老人不尊敬的语气,不能这样读。
生6:(指责生l方)“老喜欢”好像有些厌倦情绪。如果你是作者,会这么不尊重老人吗?
生7:(指责生2方)你们强词夺理,老人就是喜欢打猎!(语气较强)
生8:(指责生2方)“老喜欢”三个字就一定表示厌恶情感吗?班主任陈老师不是常说“我老喜欢穿黑色衣服,这样,人显得精神”的句子吗?(在场师生哄笑)
主持人(师):两方争辩激烈,但论据尚不足,要摆出更多事实。
生9:生2的读法正确,从下文老人的回答可以得到证实。“老人点了点头,说:‘是的,但那是30年前的事了……’”老人承认自己30年前曾经喜欢打猎,但现在早已“洗手不干”,因此不能读成“您/老喜欢打猎?”(“哦——”生1的部分支持者有所恍悟。)
生10:还有文末“从此以后,这枝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这句话也表明老人现在已经不打猎了。再说作者一定很有礼貌,会以“您老”开头。
(渐渐的,生l方的支持者略带失意地主动回上了座位)。
主持人(师):(笑)刚才两方争论激烈。其实,就此句本身而言,两种读法均可,但联系上下文以及作者的礼节,以“您老”开头更符文意,我们齐读这句话吧!
(师生很有感情地齐读:“您老/喜欢打猎?”)
[评:教者没有唯教参而教学,教参上并没有将此句作为本文难点,而这句话的读法却成了教学实际中的难点,他的内涵恰恰牵扯到全篇。教者心知肚明,却未露于形色,始终以一名欣赏者、服务者、合作者的身份,大智若愚地“穿行”于活动之中,真可谓“从心所欲而不愈矩”。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分析与机械琐碎的练习。”本片断中,教者“开阖有度”、“收发有心”,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解、自得。这里,没有刻意组织,没有蓄意暗示,学生为了自己认知的“真理”而“奔波”到一起,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有了思维的广度,才能有思维的深度;有了广阔的空间,必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辩论中,学生们把自己作为作者,体会出对斯杰潘老人的敬重之情;联系上下文,理解老人的经历及语言,来判断作者所问语言的读法。显然,学生通过角色入境、语言入境,对句意有了很深的理解。
有人说:“语感很玄乎。”的确,语感这东西摸不着,看不见,急不行,缓不得。但在该教学片断中,不少学生反复品读,体悟出不同读法中的厌恶与敬重的不同情感,这大概就是语感。笔者似乎清晰:培养语感,难乎?易也!让其自悟而已!]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