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事件: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第三段的教学。
出示课文第三段,学生自由读。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梁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火,把人们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师:轻轻读读这段话,你能找到一句可以管这一段的话吗?(你觉得那一句话最重要?)
生读书。
生:我觉得是“原野热闹非凡。”
师:其它小朋友找的也是吗?
生:我找的是“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师:我们来看看到底谁找得准呢?
生:应该是第一句。
师:为什么?
生:你看,后面的句子都是说热闹的,都有声音的。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面向刚才找错的学生)你觉得呢?
生:现在我也觉得是……
师:好,看来大家都找得很准。“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里?我们好好读读书,看谁的耳朵灵,能从课文中“听”到声音?
学生读书。
师:读到声音了吗?
生:我读到了,我听到了大豆豆荚在笑。
师:好,你真会读,告诉大家,大豆怎么会笑呢?它是怎么笑的?
生:一阵阵风吹过,成熟的豆荚就发出“簌簌”的声音,就好像在咯咯咯地欢笑。
师:很好,还读到了什么声音?
生:我还听到了高梁在演唱的歌声。
师:你真会听!高梁还会演唱?
生:是啊,红彤彤的高梁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着脑袋,发出了沙沙的声音,就是他们在唱歌啊!
师:你真棒!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迟疑)
师:仔细听,看谁还能听到别人听不见的声音!
好多孩子都把耳朵凑到书上,哈哈,于是我提醒,书里的声音不是听出来的,是读出来的!赶紧再读读书。
生:我还听到了火红的榛树叶燃烧的声音,好像发出了毕剥毕剥的声音。
生:我还听到了人们的心跳声,咚咚,咚咚……
师:卫生会有燃烧的声音和心跳声?
生:我想可能师因为山上的榛叶太红了,红得象着了火,然后就想到了火燃烧的时候是有声音的。
生:原野的景色这样美,庄稼又丰收了,人们的心里高兴啊、激动啊,所以心跳就加快啦!
……
师:大家可真会读书啊!书上没写出来的声音你们都能读出来,了不起!
让我们一起好好读一读,读出原野上热闹非凡的景象!
事件反思:
三上,训练学生把握段的主要意思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而通过语言文字感悟思想内容而后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又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通过生动有效的教学设计,将这些目标融合其中,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呢?
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我首先训练学生把握整段的主要意思,通过“找句子”的设计,让学生比较分析,得出“原野热闹非凡”是“中心句”(尽管我没有跟孩子们说这个术语)。
在理解内容时,主要通过“读出声音”来引领,激发学生细读文本,从文字中读出意象(包括声音)。当时我也只是灵机一动,但想不到效果特别好。学生每“找一次声音”,都是一次对文本的再阅读,我不急于让他们交流,而是引导他们不断地读、深入地读。读出了笑声、读出了歌声,再深入读,入情入境地读,学生能读出“燃烧的声音”和“人们的心跳声”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孩子们兴奋地还要说各种各样的声音的时候,他们的激情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感情朗读别的指导也就顺理成章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