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 邹仁波
【教学设计概述】
《变色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教材几经修改,仍然保留了这篇经典篇目。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可见一斑。《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通过漫画似的讽刺艺术刻画了一个溜须拍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对初三学生而言,此文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是讽刺艺术的绝妙运用。
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我对这堂课的处理是侧重探究文章的讽刺艺术。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定位为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了解作者、熟悉故事情节,布置第二课时活动课的准备事项等。
第二课时则以活动课“今天我当导演”的形式来探究文章的讽刺艺术。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来导演,如何以课本为蓝本,选择最具讽刺意义的材料拍成DV短片,并谈谈自己的创意构想,同时给短片起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名字。最后让学生把目光投向我们的社会生活,大胆运用讽刺艺术,选择身边的小事拍成DV短片,由于时间的限制,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创意设计。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精彩片段实录一】
师: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在绚丽的背后是阴影。于是有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这阴影中的人和事。请同学们欣赏小品片段《胡椒面》。(播放小品,学生看得入神。)
(自评:设置情景,为活动课的开展预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陈佩斯的小品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其鲜活地刻画了社会生活中的小人物形象,细心的人能够从陈佩斯的喜剧小品中看出悲剧的味道。今天,我们也来当导演拍片子,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作为一个导演群体,大家齐心协力,以课本为蓝本,选择最具讽刺意义的材料拍成dv短片,在课堂上只谈谈自己的创意构想,同时给短片拟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标题。另外,每个组派一名同学作评委。
生:好!好极了!(掌声雷动)
师:我们都来PK台。要评选最佳创意奖。先给同学们6分钟的时间,共同策划。
(学生积极讨论,有的主动下位,有的手舞足蹈。老师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师:就凭同学们的敬业精神完全可以当导演。该同学们展示自己了。有请第一小组的同学。
(掌声。)
生1:我们觉得最具讽刺意义的场面是:奥楚蔑洛夫得知这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非常尴尬,抱怨天气太热,要叶耳德林帮他把大衣脱下来,故意借这个插曲,转移话题,对赫留金横加指责,甚至辱骂。拍DV我们有这样的创意:
背景:木材厂门口。(木材厂有堆积如山的木材,给人以压抑之感。)
人物:奥楚蔑洛夫、叶耳德林、赫留金、小孩(观众)
创意设计:先是奥楚蔑洛夫比较热情地安慰赫留金,脸色较温和,突然有一个抹着鼻涕的小孩说这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浑身不自在,温和的笑容一下子凝滞了,对他的脸色来个特写。叶耳德林帮他脱大衣的情景采用夸张的手法,把大衣拉长拉大,然后是一束阳光穿过这厚厚的大衣,映照在他的脸上。对奥楚蔑洛夫的声音加以处理,语速慢,且不时发出难听的尖叫声。赫留金则张大嘴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望着旁边舔着毛的狗发呆。短片结束时,播放画外音:怕“热”的变色龙。
生2:这短片的标题就是:怕“热”的变色龙。
(教室里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生(评委):我觉得这组同学的创意有三方面值得肯定:一是小孩这一观众的安排很独特,与《皇帝的新装》中揭穿皇帝没穿衣服真相的小孩有异曲同工之妙。二是对大衣的特写,尤其是那束阳光既是对奥楚蔑洛夫说要下雨的有力讽刺,同时也是一把刺透他心灵的利箭。三是赫留金张大的嘴巴,既是对奥楚蔑洛夫善变的惊讶,也是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无奈。很好地运用了讽刺艺术,令人回味。(掌声)
(自评:学生的创意和评委的发言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维度,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体现了很强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评委同学的精要点评是我没有意料到的。事实上,学生在导演和点评过程中已经很好地领会了小说的讽刺艺术,如语言刻画、细节描写,以及夸张的艺术手法等。)
师:同学们不单是掌握了课本知识,还有很好的导演天赋。我相信后面的同学会做得更好。有请第二组的同学。
生1:我们觉得最有讽刺意义的场面是:奥楚蔑洛夫得知这狗是将军哥哥家的时候,令人作呕的神态和对狗的夸奖。我们在拍片设计时在原文的基础上做了这样的加工:
背景:木材厂门口
人物:奥楚蔑洛夫、叶耳德林、赫留金、一大群围观者
创意设计:普洛诃尔说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对奥楚蔑洛夫的脸色加以特写,由愤怒变为温情,镜头缓慢地转换,把他的脸拉近。然后他抱起狗说:“好样的,你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随即用手帕擦拭了小狗身上的稀泥浆,用嘴亲吻了一下狗的屁股。最后奥楚蔑洛夫对着天大笑了几声,小狗一下子怒了,咬了一口奥楚蔑洛夫的下巴,逃跑了。围观的群众哈哈大笑起来。
生2:我们导演的短片题目是:变色龙和狗的亲密接触。(同学们笑得捧腹)
生(评委):这组同学的最大特色是巧妙地改编了故事结尾,狗咬了奥楚蔑洛夫。这是他应有的下场,增强了文章的喜剧效果,也体现了这组同学的价值观念。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件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去思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同学们还可以借鉴电影、小品中的技巧来创新自己的短片。(第三小组代表马上发言)
……
【教学精彩片段实录二】
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对课文的解读体现了你们的聪明才智。老师可以大胆地说,伟大的导演将从你们当中诞生。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把目光转向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拍一组讽刺短片。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创意设计。先探讨5分钟,然后举手回答。
(自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老师的引导注重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鼓励性点评。把学生的思维向前推进,有利于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
生:我所要揭示的事件是:隔壁邻居老王读了一篇少年作家的文章后,非常不满。老王一直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让儿子多写点文章以便扬名,同时自己也在各大报刊发表评论,鼓吹少年作家们,称他们为后起之秀,大加褒扬,目的是为儿子的日后成名造好舆论。可是,老王认为很好的文章,投出去就必遭退稿。他从此对少年作家大加批判,批判的稿子写完后,接到儿子的电话说那篇文章是自己写的,用的笔名。老王就撕掉了写好的东西,然后重新摊开一张稿纸,大笔一挥写下题目“后生可畏啊!现在的少年作家怎么得了”!
在拍片子时为了增强讽刺效果,对老王的肖像加以处理,给他配一副方形的超厚镜片的眼镜。对他善变的神态、动作(特别是后面撕掉批判稿子时的动作)进行慢动作处理,还对他最后写下的大加赞赏的字加以抽象变体。(掌声)
师:能否给这个短片拟个好的标题呢?
生:后起之秀。
生:老王的担忧。
师:这个创意很明显借鉴了契诃夫《变色龙》的讽刺手法,运用夸张、对比手法来嘲讽老王之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好!
(自评:学生的创意设计颇具代表性,出乎意料,整合了课内外知识,有深度,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充分体现。)
生:(立即举手站起来)我所关注的事件是:初一时,我们寝室有位同学很吝啬,好吃的东西都是一个人独自享用。有几次居然在被窝里吃冰淇淋,生怕被人发现。我觉得要对这位同学的外貌和眼睛加以特写,同时对他的被窝脏乱臭来个慢镜头,尤其对那双臭袜子加以特写。我给它起了个名字“特立独行的食客”。
(学生哈哈大笑。)
师:这位同学非常细心地观察生活,所选事例鲜活生动,充满了童趣。当然,好的讽刺短片离不开好的剧本。同学们还可以把目光投向我们的社会生活,选取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来揭露社会问题。通过对人物的提炼、概括、总结,并运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人物形象更具代表性。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学生点头)
师:生活是多棱镜,能折射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当你以追寻阳光的心情去观察生活,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当你以爱心、包容心去观察生活,生活是温馨快乐的:当你以感恩之心去观察生活,生活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布置作业,投影显示)
书法家
司玉笙
“书法家”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人群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1、根据讽刺小品提供的信息,运用夸张、对比等讽刺艺术手法,将小品拍成短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自编自演自拍。
2、可以针对文章的艺术手法写一则评论。
3、也可以给高局长画一幅漫画。
(自评:这三道习题具有层次感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堂课是很成功的,很好地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合作、讨论、探究中得以提升。
1、晴空一鹤排云上──探求教学设计的安镇乾坤之计
小说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在文章较长,老师无从下手;难在学生没有多大兴趣,师生难以互动。传统的小说教学方式难免枯燥,烦琐的面面俱到是语文教学的死敌。老师应该以最好的心态驾驭教学内容,不能贪多求全,或举重若轻,或举轻若重,“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把这篇小说教学的切入点定为探究讽刺艺术,把其他方面的知识巧妙融入其中,达到了“一招制胜”的效果。追求“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教学思路,定能旗开得胜。
2、标新立异二月花──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独创性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遇到一件艺术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内容。”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如此。只有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堂语文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找到了自信和乐趣,个性得以张扬,一个个绝妙的创意设计就是有力的回答。这恰好印证了教育家杜威提倡的“从做中学”的教学基本原则。事实上,许多小说、诗歌、文言文的教学我们都可以采用综合实践课的形式来处理。
3、欲上青天揽明月──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首先要引导儿童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而我们的程式化教学没有“引导儿童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没有很好地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这堂课,我只是起到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学生则是自己选材、自己设计、自己导演,整个过程整合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如人物刻画的方法,尤其是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夸张、对比的讽刺艺术手法;环境烘托;影视拍摄的多种技巧等。另外,学生还在原来作品基础上有自己的发挥和创意,视野开阔了,他们获得的不只是课文本身传达的信息,更多的是自己理性的思索和独特的感悟。
一堂好课不是依靠老师讲得认真细致,而是让学生独立前进,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每堂课都能这样深入思考,我坚信他们一定会上青天、揽明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