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舜山
一篇《愚公移山》,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毛泽东同志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引用这则寓言故事,更是将其寓意推向了时代的巅峰。今天重读这篇寓言,笔者感到过去对愚公形象的理解似乎欠缺了一点什么。愚公是一种象征。他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领导者,愚公的形象就是人们所企盼的领导者的形象。下面试从五个方面作一次粗浅的探讨。
一、愚公是大自然的挑战者
向大自然挑战,要以胆识、勇气和毅力作后盾。愚公的挑战对象,是“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因为这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或出入都要绕很远的路。太行、王屋二山是大自然的象征。而作为挑战者的愚公,既不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也不是血气方刚的壮夫健汉,而是一位“年且九十”的桑榆老翁。就一般情况而论,愚公居住在太行、王屋二山的对面,出入只不过是多绕一点路而已。九十年都过来了,何在乎那最后的岁月?但愚公不这样想,他是一家之长。他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所担当的历史责任:为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造福。安于现状不是一家之长应有的品格。因此,他以“残年余力”主动向大自然挑战。这是何等宏大的气魄!笔者试作这样的推向:在蔚蓝的天幕下,愚公面对巍峨的太行、王屋二山,陷入了久远的沉思。九十年来来往往的脚步,只不过是在山边踩出了一条绕路很远的羊肠小道而已,只要太行、王屋二山存在,千千万万的人以及后代子孙就依然要在这条羊肠小道上往返、摔跌。怎样解决“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的矛盾?是为自己还是为后代子孙?为自己就可举家南迁,逃避现实;为后代子孙就得移山填海,改造河山。家长的责任使他毅然选择了后者:挖掉太行、王屋二山,为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造福。
二、愚公是移山鸿猷的设计者
愚公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人。面对太行、王屋二山的阻隔,积近一个世纪的苦辛,为给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造福,经过深思熟虑后,一种惊世骇俗的移山鸿猷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他,以及他的妻子和儿孙们,都有“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的切身感受,因此他的移山鸿猷一经出台,很快就与他的妻子、儿孙达成共识。在一次有全体家庭成员参加的会议上,他首先提出移山的主张:“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力平险”就是合全家之力挖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接着陈述“毕力平险”的宏伟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接着又引导大家解决了移山所面临的一道难题:“焉置土石”──“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移山鸿猷的形成,导源于愚公那永不衰老的拼搏精神和为千千万万的人以及后代子孙造福的崇高理想。他虽然“年且九十”,却没有年华已逝的哀叹,没有日薄西山的消沉,没有力量悬殊的畏葸,没有土石难运的忧愁。在移山填海这个问题上,他始终高扬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贯注到他的家人──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中去,把自己的移山鸿猷变成家人的群休行动。
三、愚公是移山事业的奠基者
愚公是移山事业的奠基人。他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使他无愧于我国古代卓越的领导者这一评价。第一,他有远大的抱负。愚公不是一个平庸的家长,而是一位成熟的领导者,一匹识途的老马。他善于提受家人欢迎而实践又证明是正确的移山主张。他提出移山主张并不是必血来潮,而是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苦苦探索;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而是为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造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他的移山主张一经提出,就立即得到了家人的热烈响应。第二,他有开创意识。愚公不是一个恪守古道的家长,而是一个眼光高远的有开创意识的领导者。他善于把自己的移山主张通过“聚室而谋”变成家人的团体意志,“吾与汝毕力平险”,把自己与家人联结在“毕力平险”的伟大事业中,“领导”与“群众”休威与共,祸福相依。“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目标明确,并以垂询的方式出现,因而很快就收到了“杂然相许”的预期效果。第三,他有民主作风。愚公不是一个专横的家长,他善于创设一个和谐的具有民主空气的移山集体。在“杂然相许”的会议效果中,其妻的“献疑”,愚公并不认为是给移山事业泼冷水,也不认为是在与他唱反调。尤其是“焉置土石”这一难题,在他的启导之下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第四,他有实干精神。愚公不是一个只发指示不作具体工作的家长,他善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后人,感染邻人。移山的目标清楚了,移山的队伍组成了,移山的难题解决了。他以九十高龄而居家指挥,本也无可厚非,相信他的儿孙及邻人断无异言。但他不是这样,他直接参加移山运土这一艰苦的运动。试想,倘若愚公没有这种实干精神,那“荷担者三夫”能有那样高的积极性吗?邻人孀妻之七岁遗男能“跳往助之”吗?第五,他有是非界艰。愚公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立场坚定,是非分明。面对智叟的责难,他理直气壮,慷慨陈辞,显示了他作为我国古代卓越领导人思想家的优秀品质。
四、愚公是移山工程的指挥者
移山是一项伟大的建设工程。愚公不顾自己年老体衰,不顾挖山运土的艰辛,亲“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这支移山队伍,人数只有五人: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孀妻之七岁遗男;挖掘工具只有铁锤锄头等;运土工具只有箕畚。移山工程之浩大,运土路程之遥远,往返时间之漫长,世所罕见。此时,笔者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一幅情景:白须飘飘的愚公走在移山队伍的最前面,紧接着是“荷担者三夫”,最后是邻人孀妻之七岁遗男。他们扛着锄头,担着箕畚,意气风发地行进在移山运土的漫漫长途。夏顶炎炎烈日,冬冒凛冽风雪,披一身朝霞,肩一天星月,踩万千行脚印,洒亿万颗汗珠,凿岩石,挖泥土,装箕畚。上惩途。这是一曲改造山河的颂歌,是中国民族的一项壮举。愚公的可贵,在于自己的实际参与,在于自己的具体垂范,在于挖山不止的世代延续。愚公,是移山工程的名副其实的指挥者。
五、愚公是移山路线的捍卫者
移山,是一项造福于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的伟大事业。对于这一伟大的事业,人民大众是拥护的。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智叟就是其典型代表。他以静止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自然是不可战胜的,人对自然只能被动适应。因此,他专程从河曲赶来制止愚公移山,在他看来,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以“残年余力”想挖掉“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简直是愚不可及。智叟在这里看到的只是一代人的微弱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而愚公则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人生有限,但却人力无穷,自然条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移山事业即使不能在一代人两代人手里实现,只要世世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最终完成的希望,大自然完全可以被征服。正如晋人张湛说:“世咸知积小可以高大,而不悟损多可以至少。夫九层起于累土,高岸遂为幽谷,苟功无废舍,不期朝夕,则无微而不积,无大而不亏矣。”愚公和智叟,两人完全对立的观点,集中地反映了在移山中的“两条思想路线”的斗争。面对智叟的责难,愚公是针锋相对,据理批驳,直到智叟理屈词穷为止。这里的愚公,实际上是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坚强卫土。这两位老人,一伴如识途老马,愚其表却智其里;一位自视聪明,智其表却愚其里。前者小愚而彰大智,后者小智却难掩大愚。
总之,这篇寓言故事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同时用愚公移山过程中的言与行,塑造了愚公这一古代卓越领导者的艺术形象,对后人的启迪是多方面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