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 朱彬茹
一、我的困惑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对大自然的赞颂”为主题编排了五首新诗,分别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郑愁予的《雨说》、朦胧派诗人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和《外国诗两首》。我们发现这是第一次将新诗这种文学体裁作为单独的一个单元进行编排,其目的就是“在七、八年级新诗教学的基础上,相对集中学习新诗,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教师用书》)。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学习新诗所缺乏的正是兴趣和基本的鉴赏能力。新诗学什么?它没有散文的透彻,没有小说的引人入胜,没有文言文的字字落实,走出课堂发现什么也没学到的学生比比皆是;新诗怎么学?古典诗歌还可以了解作者、理解诗句的解释、记记名句,背诵默写,新诗看似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现代汉语,但却读来读去不知所云。由此,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在开课时也往往不涉及新诗的教学,或总希望这个诗歌单元尽早结束。海德格尔说:“人类应当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大地之上。”然而我们的现状却是──诗人说:“写诗干啥,劳神又费电。”读者的主流语言说:“我酷,我毙,我酷毙了。”怎么来教或学一首新诗呢?尤其是面对九年级初三的学生,难道真的是让他们走出课堂后对诗歌说“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吗?这可能是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二、新诗的几个阅读点
新诗学什么?很有幸今年四月份,我们聆听了王荣生教授的一场讲座,其间他就怎么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举了一个新诗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颇多。
《小巷》
顾城
小巷
又狭又长
我拿着把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怎么教?
1、押韵:
为什么这首诗要押 ang 这个韵?ang 这个音读起来有回音的感觉,符合小巷的意境;而“钥匙”的“匙”字拼音是 shi 而且是轻声,暗示着这把钥匙在现在这种处境下是无用的。中国诗歌的音韵与意境是相联系的。
2、结构:
诗歌的第三句中“我”字本可以是独成一行的,为什么诗人把它和“拿着把钥匙”连在一起?第一说明现在的“我”并不是一个有着自我明确意识的独立个体,同时也使诗歌的四行渐长正暗示小巷的无限延长。
3、朗读:
诗歌第四句的断句应为“敲着厚/厚的墙”。
4、意象:
作为朦胧派代表诗人之一的顾城选择“小巷”这个意象作为自己的抒情主题,它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时代的诸多现实。
5、意义:
联系时代这首诗既可以解读成顾城个人的内心感受,也可以理解成像顾城这样一代人的困惑,每个读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解读成是自己遇到人生困顿时的迷惘。
6、诗歌中的互文:
顾城这首诗中所表现的寻找生命终极意义的思想,和戴望舒在《雨巷》、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等诗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在九年级上册教材的253页附录有一篇《怎样读诗》的知识短文,其中也明确告诉学生从解读诗歌的意象、诗歌中比喻、象征的内涵、用“猜测”的穿透力透过诗歌表层的虚写把握主旨、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常识等方面来读懂一首诗,同时注意品味诗歌精粹的语言。
可见,它们都交叉状地指出了一首诗歌,尤其是新诗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几个阅读点。
三、关于新诗的教学策略
新诗怎么学?既然明确了在读一首诗歌时我们可以基本把握的几个阅读点,那么教学诗歌的任务就变成了通过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将一首诗歌中需要解读的阅读点进行具体阐释的过程。在此,宁波北仑刘飞耀老师的一些作法给了我们很多借鉴。结合他的想法和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具体文本,我们是否可以做以下的尝试:
1、教学策略一──比较阅读:
⑴《沁园春·雪》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所展示的意境和柳宗元《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是否相同?
《沁园春·雪》中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开阔,“千里”、“万里”都非目力所及,而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中的延伸扩展,“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天地茫茫,纯然一色,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而《江雪》中诗人在“千山”、“万径”的广阔背景下加上一个“绝”字和“灭”字,一下子便将诗歌推向一个极端寂静、绝对沉默的景象,生机顿失。
通过这两种意境你能读出抒情主人公内心不同的感受吗?
前者展现的是诗人豪情满怀、指点江山的激情;而后者却是孤寂冷清、清高孤傲的内心独白。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目的:通过文本的比较阅读,把握诗歌意境。
⑵《雨说》第一、二小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读着这些诗句,让你联想到了哪位中国古代诗人的诗?
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两位诗人笔下的春雨仿佛都是极通人性的,它们都拥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春雨像捎来生命讯息的使者,给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她又是那么亲切温柔,富有灵性。
目的:通过文本的比较阅读,感悟诗歌所创造的形象特点。
⑶《雨说》第二小节中有:“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朱自请先生在《春》一文中描写春雨时也写到:“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两位作者都不约而同地用“织”这个动词来描写春雨呢?
点出春雨细、密的特点,同时也在表明等待了一个肃杀的寒冬之后,人们似乎极为乐意去接受一场场春雨的洗礼,春雨的来临是和人们的生活、心情交融在一起的。
目的:通过文本的比较阅读,品味诗歌凝练形象的语言。
⑷《星星变奏曲》的两个小节中分别有这样两句对夜晚的比喻:“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和“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同时形容夜晚,诗人却用了两个不同的比喻,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主要在于作者选择了两个不用的喻体,前者用“湖”来形容夜晚带给人的是平静、柔和、温馨和安宁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恬静如梦的诗意感觉,而后者用“土地”来形容孤寂夜晚那种冰冷、贫瘠,“僵硬”的又何止是土地和夜晚,更是心灵劫难者所面临的内心世界。
目的:通过文本的比较阅读,解读诗歌中比喻、象征的内涵。
2、教学策略二──诵读感悟:
教师范读全诗《星星变奏曲》,第一小节的朗读处理得轻柔甜美,第二小节的朗读处理得相对沉重悲愤。学生根据老师刚刚的范读提示再自由朗读诗歌,看看这样的处理是否恰当?为什么?
因为第一小节写的都是美好的事物,有诗、星星、蜜蜂、柔软的晚上、湖、萤火虫、睡莲、春天、白丁香等,而第二小节写的却是冰冷没有生机的事物,比如苦难的诗、冰雪、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瘦小的星星。
这么处理除了诗歌选择的意象外,同学们还发现这首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吗?
用“如果……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如果……谁愿意……谁愿意……”这样的句式。第一小节用“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进行了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比喻以及一系列美好的事物,正表现了诗人所向往的诗意人生和精神自由,朗读时应当轻柔甜美;第二小节用“谁愿意”、“谁愿意”、“谁喜欢”开头也进行了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系列阴冷的事物,表现了诗人所面对的阴暗冷酷、压抑苦闷的现实世界,朗读时要沉重悲愤。
诗人选择这样的结构表达还有什么用意呢?
这和诗歌的题目“变奏曲”正好是相呼应的,上下两节,结构对称、句式、修辞、用语也相近或相似,但两小节的诗歌意境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符合“变奏曲”的基本模式。同时,这种模式所造成的强烈对比,让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深深体会到一个经历过心灵劫难的敏感诗人对诗意人生和精神自由的呼唤珍视。可见,诗歌的结构并不是一种形式的责任,更承载着诗歌内容的理解。
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齐读全诗。
目的:通过对文本的诵读感悟,解读诗歌的结构意义。
3、教学策略三──背景解读:
⑴《雨说》中诗人为什么将春雨作为自己的抒情意象?
诗人在选择主体意象的时候并不是随意的,而总是隐含着某种象征和寄寓,是诗人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世界的。(《意象──诗魂腾飞的霞云》《语文知识》2000年第10期)那么诗人为什么选择这个意象而不选择那个意象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感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要解答上述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联系一下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身在海外的诗人关注中国大地,尤其是生活在这片多灾多难土地上的人,诗歌的副标题是“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其实这个“儿童”也可以代表着千千万万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人,诗人急切希望一切美好的事物能为这些遭逢不幸的人们洗去沉痛,带来新生,正如“春雨”降临大地唤醒万物一般。
目的:通过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解读意象。
⑵如何理解《星星变奏曲》中诗人将星星作为自己的抒情意象?
这势必要联系到朦胧诗产生的背景,这一批经历了文革动荡企图在迷惘和清醒、痛苦和庄严、失落和寻找、追悔和重建中寻求新诗学主题的作家们,它们在艺术上往往不直接呈现思想,而总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暗示自己的表达。
“星星”这个意象在这里象征着光明、希望、诗意和精神自由,诗人对星星的反复咏叹正表现了对这种美好的极度渴求,诗歌看似表达了诗人的执着追求和豪迈情怀。但“星星”这个意象的背景是无边无际的夜幕,夜幕所代表的黑暗如此巨大,而星星的光芒却如此弱小,这其间我们又会体会到什么呢?是一种在浓重的失落感中萌发的追求和寻找,是一种不甘泯灭和湮没的悲剧性冲突。
目的:通过联系诗歌流派的特点,解读意象。
4、教学策略四──拓展阅读:
《星星变奏曲》中追求诗意人生和精神自由的主题其实在很多诗人的作品中都出现了。比如拓展阅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这首诗里,海子所向往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境界,正是对诗意人生和精神自由的终极体现。同时在这首诗里,我们也同样读到了这种追求无法实现的悲剧性,因为诗人不只一次地强调“明天”这个时间概念,这说明诗人的朴素理想在当下的无法实现。
目的:通过拓展阅读,实现诗歌间的互文。
5、教学策略五──模仿写作:
⑴《雨说》一文中有:“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请同学们也用“见了我笑啊”的句式要补充两句。
桃花儿见了我笑红了脸颊啊;石榴见了我笑破了肚皮啊;小溪见了我笑亮了嗓子啊;池塘见了我笑出了酒窝啊。
目的:通过仿写,品味并学习诗意的表达。
⑵《星星变奏曲》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第三题: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目的:通过模仿写作,培养诗意思维。
四、一点想法
1、正如王荣生教授在《新课程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⑴阅读能力是具体的;⑵‘怎么读’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读什么’。”(《新课程与“语文教学内容”》67页)也就是说,我们读一篇小说和读一首诗歌的阅读要求应当是不同的,小说有小说的读法,诗歌有诗歌的读法。那么在进行诗歌的教学时,是不是也应当找到更适合于诗歌的那个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呢?
2、教材单元自读提示里对这个单元设定的单元主题是:“对大自然的赞颂,欣赏这些诗歌,可以唤起我们丰富的想像和情感的共鸣,使我们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教师用书》里对这个单元编排的目的说明是:“在七、八年级新诗教学的基础上,相对集中学习新诗,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二者对单元的编排意图说明是有区别的。其次,按照教材对单元编排的说明,我们发现本单元四篇选文中,只有第四课是体现了自然的诗意和人生的情趣,但一、二、三课诗歌的主题显然不是在表现自然的诗意和人生的情趣;如果按照《教师用书》中的要求,那么二、三两课是可以作为学习新诗的篇目,但第一课从内容上讲是新题材,但形式上还是古体诗,第四课外国诗两首,似乎并不在我们所谓的新诗行列之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