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北海中学 杨哲美
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雪》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最撼人心魄的是全词浓聚着人的伦理情感和对人的哲理思想。透过那宏伟的气魄和生花妙笔,他在词中熔铸着一个革命领袖对祖国对人民的巨大深情,对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邃的沉思,审美感受始终趋向于追求和探索人的境界,对人的本质力量作了最彻底、最乐观的肯定和最热烈的赞颂。正因为此,毛泽东这首词在风格上格外凝重。上阕展望辽阔宇宙,下阕展望悠悠历史,这不是简单的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而是在这浑茫的空间和悠久的时间构成的背景中,引起读者对于人的命运的遐想和深思。
就像毛泽东另一首词《浪淘沙·北戴河》一样,起句便是对浩淼宇宙的展望:“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下阕起句却是对遥远历史的展望:“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但最后都归结到对人的展望:“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是格式上的一个明显特征。所以,尽管全词自然意象密度相当大,但只有人,才是立于这自然美景和历史画卷上的唯一主角──人化自然,超越自然“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好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妆的冰雪世界!《沁园春·雪》从最广阔的角度落笔,展望宇宙大自然,赋长城和黄河以恢宏气势,予群山和高原以生命,把一片孤冷寂寥的冬景写得神采飞动,生机勃勃。没有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没有主宰自然的主人翁态度,要在面对冰雪的莽莽荒原时,激发如此美好的诗意,使寒冷的冬天在我们的感觉中“热”起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一种物我同一,主客一致的境界。在作者展望中,中华民族以长城和黄河为象征,屹立在壮丽的山河上,一“舞”一“驰”给了寂静的大自然人的情感,人的希望,人的力量。一个“欲”字,更是把自然人格化,使群山、高原也像人一样具有无畏气慨和斗争精神,这是一个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雄心呼唤下的人化自然。尤其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想象中的雪后美景,反映了诗人对前景的预见,广大人民群众主宰世界后的前景,人的意志、豪情激荡在字里行间。下阕从写景转入论史,把上阕的广阔空间,引入由五个皇帝代表的悠久的时间之流中。中国帝王中五个佼佼者,虽武功赫赫,然文治微微。一个“惜”字,道出千古遗恨。毛泽东惋惜他们对祖国的大好自然开发利用不够,为民造福太少。“俱往矣”三字,把历史之流推开,旋身展望今天和未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种震天撼地的磅礴气势,来源于无产阶级领袖非同寻常的伟大气魄和胸怀,也来源于注目大自然,引发历史的沉思时所激起的一种改造自然,人化自然的战斗豪情和哲理思想,听听他挥笔写此诗篇前二个月在瓦窑堡会议向全世界的庄严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是多么强大的人的力量的体现。
联系中国古人对宇宙、历史、人生的态度,像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奇崛沉郁,让人在永恒的时间与无限的空间中,感受到一种伟大而绝望的孤独。诗人从历史与宇宙落笔,归结到一己自我,王维、苏轼等古代作家,则把个人身世与历史、自然相联,想从中找到一种理性的慰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限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在与宇宙自然“齐一”中化掉自己,化成伟大和永恒,借以排除现实人生的苦恼,其中常常意味
着对人生的否定。而《沁园春·雪》中,却有不同的人之境界,毛泽东把有限的个人生命与无限的人类历史和人对自然的征服联系到一起,现实自然是人们充分展现自己的场所,历史是人们大写人生的过程,这是对人性的超越、对自然的超越,这对人们是多大的教育和鼓励啊!
同步时空,转化时空:
欣赏这首词,总感到有一种似能冲破时空界限的突奔。诗人似与时空同方向运行,立足祖国大地,俯瞰壮丽河山,迈步历史长廊,停步浩叹,挥手宣告:“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个个时空意象的组接,形成了一种澎湃前进的气势,传达出从容和豪迈。这种同步时空的形象,充分表达了人的价值和力量,表达了全词抒发的两种豪情:胜利者与征服者的喜悦和居历史之先,为时代先行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毛泽东的许多诗词,都表现了这一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烘托一种人能创造时代、代表朝代的宏伟境界,每一个时空意象,都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体现。
人的活动和人的力量用时空意象及其组合、交替、转化表现出来。无边雪地、长城内外、黄河上下、群山高原,由于人的活动而被灌注生气,蕴含人的意志和伟力,使自己时间化和动态化,并把作为过程的人的活动具体化、空间化、现实化。诗人使时空转化,把人的价值和力量与自然、与历史统一。每每读至此处,曹操的《观沧海》就会展现在眼前。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一个十分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与《沁园春·雪》异曲同工的就是这种凌驾于时空之上的境界。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可它们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个更伟大的形象,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沧海的形象,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孕大含深的胸怀和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想象与现实对立统一包容转化,巨大的空间意象,充满着生命所特有的时间运动的节奏,向着人的意志和力量所指的方向运动,人的力量超越一切!这就是《沁园春·雪》摄心夺魄之处。
大写人生,把握今朝:
欣赏这首词,我们突出感觉到的就是一个大写“人”的存在。这个“望”自然,“惜”历史的“人”,站在自然与历史交叉的至高点上俯瞰指点一切,或者作为展望者存在,或者化入展望的对象中作为被展望者而存在。他入主宇宙,君临历史,无时无地不映现他高大伟岸的身影,不体现他伟大意志和力量。这个巨人,应该就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敢与天公试比高”的人,愿为理想“竞折腰”的人,当今历史舞台上的“风流人物”。《沁园春·雪》是对人的地位的一次展示,人的本质的一种推崇,抒写出人生该有的一种境界,激励人去追求这种境界,完善这种境界。今天,随着新世纪的即将来临,我们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一次最大的超越。人不仅是自然的和历史的主人,而且正带着自然和历史一齐飞跃,风流人物尽显风流!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对《沁园春·雪》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从这里仿佛看到了决定历史命运的真正力量,听到了革命前进的脚步声。我们在前线,在炮火声中,在闪耀的火光里,望着战士们持枪跃进的身形,这首词的思想和情绪就是触手可及的形象。我们置身于词的境界中了。词里的每一个字,如同火炬一般燃烧起来,整个前沿阵地刹那间一片通明。……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人民自己,是当代的“风流人物”。除了时空从战争年代转入现代化建设时代,这段话里描述的瞬间如今又一次出现,人们正在中华大地上挥写又一篇《沁园春·雪》,辉煌的人生把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流连全词,怎不惊喜于这种感觉?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艺术中有“天赋的人”──不依赖神而自由发展自己天性的人。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的形象宣告过:人是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人就是天使,就是天神。我们在品读感受全词的同时,也该循着诗人的思维脉络,去注目宇宙,展望历史,大写人生,去充分体现人生价值,追求这种人生境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