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英
下面的案例讲述的是两个年轻教师遇到的“困惑”。
案例一:这么简单的内容如何教?
古老师要讲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这首诗的内容比较简单,主题明白,语言浅显。而古老师所教的班级又是英语班,文科的成绩要好一些。古老师遇到的问题是:如此简单的内容,面对“不简单”的学生,怎样上好这节课?可以按照传统的教学法上课,多读,以挖掘主题为主,但这些对于这首浅显的诗来说没有多大意思。
案例二:是上阅读课,又不是开联欢会。
雷老师要上一堂录像课,但自己并没有打算改变平时上课的格调。备课前雷老师问学生,“我们要上一节公开课──Shopping Online,你们想怎么上呢?”
同学们热情挺高,唧唧喳喳闹开了,“让我们演小品吧!”
“唱英文歌啦!”
“讲故事啦!”
“搞对话啦!”……
班里同学平时很活跃,不少同学有一定的表演、搞笑的天赋。
“可我们是上阅读课,又不是开联欢会。”
学生们面面相觑,满脸的失望。
教师理解同学们的心情,初三因为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上课比较注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讲解,没有机会让学生表现自己。可要上的这节课是阅读课,通常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读,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及一些重要的事实,猜测领悟词义、句义,然后由教师对文中重要的单词、短语、句型进行解释、操练,再要求学生去记忆背诵,这样教学生学得实在,但感觉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
我们抛开要上录像课这样的外在因素,这两个教师需要改变他们的教学吗?
通常我们讲“改善教学”,是指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有不妥的地方后进行的改进,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案例中教师的已有教学行为是否有很不妥当的地方呢?
任何课中都会有一些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古老师选择的就是这样一首诗歌。这个案例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教师何必为一首对学生来说如此容易的诗歌“煞费苦心”呢?教师的功夫似乎应该花在教学的难点上。但案例中教师对这次教学的不断改进使我们看到,从任何一种教学材料入手,都可以改善自己的教学,因为只要一有变动,可能就会暴露自己没有注意过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
古老师首先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开始,教师限制品读哪些句子,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下列句子的更改好不好?
“等待久了的田圃”改成“牧场寂静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改成“干涸了的鱼塘和小溪”
“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改成“柳条儿见了我垂下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改成“石狮子见了我流淌着雨水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改成“小燕子见了我倾斜了翅膀啊”
同学们是这样品味的:“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这一句的“笑弯”一词改成“垂下了腰”,就把柳条写得冷冰冰的,一点情感也没有。“石狮子是因为喜极而泣的,这样的石狮子,似乎也有了感情,懂得了感谢春雨的滋润。”“田圃因为没有雨水,种子被‘禁锢’难以生长。”
教师感觉到同学们不能放开来谈,也发现自己总是用学生是否回答了教师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的发言,使得这一环节的教学不很流畅。古老师意识到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设计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于是教师改为让学生谈自己最喜欢的语言,并说说理由。如一个学生是这样来品味语言的:“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啊”,这里的“教”字也可以用“让”“给”等字,然而如果用了这些字,就没有什么味了。“教”字用得多好啊,她写出了春雨那细腻如慈母般的爱,让人仿佛看到了慈祥的双眼和温暖的手臂。还有许多同学的发言都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想到的。
除此之外,教师还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并拓展出这首诗的新的意境:
第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节诗?请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把这节诗描绘成一幅图画。
第二个问题:请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学生脑海里的东西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想到白云深处有个家,白云妈妈对小雨点说,长大了要把爱洒向人间;在白云深处有个家,云妈妈裹着小雨朵朵,慈祥的说,长大了,要把爱献给大地;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鱼儿活蹦乱跳,溪水唱着欢快的洗衣谣。这首诗就在学生的想象中得到了扩展。在教学中与其是教给学生书本的内容,不如是教学生学如何开动脑筋,发现知识。
教师教学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尝试着更为开放,认识到“上好一节课的确不能设计好框架让学生往里面钻,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自由度。”这种观点,在不少教育理论的书中都可以读到,但古老师因为自己一次“无错”的改善而对此有了亲身的体验,并因此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想法是好的,操作起来却难。原因是什么?功夫不到家。不断发现不足或不满意,带来教学的不断改善;改善的过程中又会发现新问题,又带来新的改善。这就是教师的成长过程。
雷老师的问题有类似的地方。他的教学本来并没有什么“硬伤”。根据阅读课的特点采用“安静”的教学方式是有道理的,也是“因材施教”。但学生的心情促使雷老师去寻找一个切合点: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让他们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而又不失自己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学得扎实。以前他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这次发现是值得探索的一件事。
Shopping 是同学们熟悉又感兴趣的话题,要他们组织对话简直是小菜一碟,既可以让学生热身开心,又可以由此自然地导入新课“网上购物”,一举两得。紧接着就是扎扎实实地上新课,指导学生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模式,层层深入。由于电脑网络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而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催化剂,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怎么样去进行网上购物呢?让学生们进入到具体的英文网站中操作,他们很快就能自如地谈论网上购物的程序了,而相关的词汇、表达法也就在一系列的训练操作中掌握了。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它又给人们带来了些什么不利的因素?我们应该怎么运用好它呢?教师为学生们设计了这些辩论话题,这需要他们脱离教材,应用所学的知识展开争辩。没想到学生那么健谈,他们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直到下课还不肯罢休。
两个案例使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两位教师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是沿着习惯的路继续前进,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就这两个案例来说,教师来时的路并没有错。但教师尝试做的改变,为他们的教学带来崭新的境界,可以看作是转上一条新路,这条路会将教师带向更有利于学生发展,也更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的方向。反过来说,如果教师不去尝试在自己的教学中做些改变,而是一味沿着来时的路走,他们也许会错过通往未来的新路。
这对过去比较成功的教师更有意义。因为“来时路”的顺利和正确,教师容易凭借已有的成功经验判断以后的路如何走。但情况总是在变化的,过去成功的经验未必适合将来。如何才能不错过关键的“路口”?案例中的教师是在有机会的时候就做了改变的尝试,不论这种改变是“自愿”的,还是“强迫”的。这里的机会仿佛就是一个十字路口,教师的困惑就是在“路口”前的选择过程,而选择了新的道路则说明教师潜在的“改变自己”的意识在起作用。在许多时候,迫使教师思考是否改变自己教学的是他(她)们所在学校。这一点我们在最后一篇专门讨论。
──摘自《课堂决策──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案例评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