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关于鲁迅作品的教法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上册 > 故乡 > 关于鲁迅作品的教法

关于鲁迅作品的教法,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给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定位。包括鲁迅作品在内的所有文学名著,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们并不因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的变更而消失。中国古代的《诗经》、《楚辞》、《离骚》、先秦诸子散文,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们对它们的认识至今仍在发展当中。“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的意见可算是较早的《诗经》研究,但现在已经有了对两千多年来《诗经》研究的研究专著。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鼎盛时期的两大诗人,但扬李抑杜和扬杜抑李之争至今仍在继续。《红楼梦》产生至今只有两百多年,但已经历了从旧红学到新红学两大研究阶段。鲁迅作品虽是本世纪的产物,但也经历了不断深化的研究过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鲁迅研究室编辑的《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共5大卷,近千万言,且在80年代就有学者致力于鲁迅研究的研究,并有专著出版。可见,人类对文学名著的认识要经历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与这些名著存在的时间同始终。人类对文学名著的认识如此,个人对文学名著的认识亦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甚至可以伴随人的一生。这就是鲁迅的某些作品,在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不同阶段都可作为教材的原因。即使是专门从事鲁迅研究的学者,他们对鲁迅作品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开卷有益”对他们仍然适用。据此,我们不难发现,几十年来,鲁迅作品教学在教法上深深地陷入了一个误区,即在中学生刚刚接触鲁迅作品时,就把几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经过教学参考资料的浓缩或改写,再通过教师的条分缕析灌输给学生,超越了阅读文学名著的初级阶段,违背了学习文学名著的自然规律,也忽视了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由于定位不当,要求偏高,教师自然感到难教,学生必然感到难学,现有的教学课时当然远远不够。把中学生学习鲁迅作品定位于走向鲁迅的初级阶段,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如果把学习鲁迅作品比作攀登泰山,中学阶段只是登上十八盘最初的几个台阶;如果把学习鲁迅作品比作在大海里游泳,中学阶段只是在浅海近滩劈波斩浪,即使站在海岸,也能远望水天一色,近观万顷波涛,令人视野开阔,精神升华。新编教材把《阿Q正传》全文选入,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思路,岂不是广大师生的大难题?可不可以因为难而不选呢?当然不可以。高中毕业生连《阿Q正传》都没懂过,其无知程度,岂不是如同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其实,对《阿Q正传》这样的作品,高中生只要读过即可,至于理解到什么程度,可因人而异。要鼓励学生总结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真实感受,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学生的记忆力处于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对鲁迅作品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可以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百草园自然风景的描写,从整体到局部,从植物到动物,从静景到动景,从听觉到视觉,角度多变而又层次分明;《故乡》开头对环境的描写有如一幅炭笔画,对昔日故乡的描写又有如色彩绚丽的水彩画,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寥寥数笔即神情毕现,人物语言不仅使人如闻其声,而且如见其人;《社戏》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极富诗情画意,宛如一幅水乡月夜行船图。认真揣摩这些精彩片断,我们在惊叹作者驾驭自己民族语言的深厚功力的同时,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福楼拜的那段名言:“不管人家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因此,我们得寻找着,直到发现了这个字,这个动词,这个形容词才止。”在中学阶段,学生如能尽可能多地背诵一些这样的范文,将有助于提高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甚或终生受益。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