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
──孔丘引自《礼记·中庸·博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引自《进学解》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引自《训学斋规》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
──王符(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引自《潜夫论·赞学》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引自《朱子语类大全》第10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况引自《荀子·劝学篇》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
──[清代作家]李惺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韩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代诗人]王之涣引自《登鹳雀楼》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代书画家]颜真卿引自《劝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清代学者]王国维引自《人间词话新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