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有感

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岗中学 王顺发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上册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有感

教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恍然大悟,应让学生怎么样获取知识,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了我们:“格物致知”,“第一,寻求真正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明确的给我们指出了追求真知、增益不能的正确方向和途径。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缺点是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这和我们教师本身没有“格物致知”地教,没有让学生“格物致知”地学有密切的关系:

1、教师跟着教参上课。我们的许多老师是依据专家撰写的教案、教学用书上课,专家撰写的教案、教学用书是很好,但客观地说,那些只是专家们格物致知的结果。能选入教材的文本本身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我们教师格物致知和专家一样吗?其次,教案、教学用是“死”的,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的,他们的心理承受力、知识基础水平,我们的教学硬件、软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差别,如果我们不格“物”地照搬教参上课,又如何能让学生去致知呢?

2、教师上课为学生格物致知搭建的平台太少。有人用“讲风不止,问风不停,学风不兴,读风不起”来概括我们的阅读教学,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教学最根本的弊端在于,为学生格物致知搭建的平台太少。可喜的是,新的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敢干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去“格物致知”,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为了使我们的学生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前途,我们应牢记老祖宗的教导,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实践“格物致知”,充分培养学生格物致知精神。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