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看了一眼坐在台下的朱棣文,说:“Steve,对不起,我要用中文讲了。”
6月28日,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在上海世博会议大酒店举行,有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科学家参加。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是第一位大会报告人。
丁肇中1936年出生在美国密歇根,3个月大时随父母回到中国,直到20岁重返密歇根。他的中文说得稍有些慢,但非常清楚。这几年,丁肇中经常回到中国作学术报告,每一次都坚持讲中文。有国内媒体还专门发表评论,对丁肇中这种做法大加赞扬。
朱棣文(Steven Chu)不怎么会说中文。这位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曾在接受某家媒体采访时称这是他的遗憾之一。今年56岁的朱棣文从小在美国长大,中文不好也可以理解。
丁肇中介绍的是他负责的一个实验项目:磁谱仪。按照计划,2007年将有宇航员乘坐航天飞机,把磁谱仪带到空间站。磁谱仪项目投资巨大,达8.47亿美元之多,这还没算上教授们的薪水。花这么多的钱,科学家们主要希望它对寻找暗物质和反物质有所帮助,回答一些基础研究中的问题。丁肇中打趣说:“搞高能物理花钱多,又没有什么经济效益。”么经济效益。”
磁谱仪这个项目丁肇中在中国讲过多次,但随着项目的进展,他可以不时加进去一点新东西。这一次呢,由于美国总统布什在几个月前提出要进军火星,丁肇中赶了个“时髦”,历数了磁谱仪对载人星际飞行的可能贡献。另外,参与磁谱仪项目的中国研究机构的名单似乎也越来越长了,这里面包括大陆的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大、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以及台湾的中央大学、中央研究院等。
参加磁谱仪项目的科学家们每3个月要开一次会。国内的媒体在报道一些会议时,喜欢用“圆满成功”这类说法。丁肇中却说,他们的会议从来没有圆满成功的时候,因为“每一次都会发现新的问题”。
有人向丁肇中提问,他在这么大一个项目当中的贡献是什么。他说:“第一,我最主要的贡献是让参加的人都觉得项目重要;第二,我的贡献是很小的。”这个回答博得了台下的笑声和掌声。
丁肇中作报告时,朱棣文在台下认真地听着。也不知道朱棣文到底听懂多少,还好,丁肇中放映的幻灯片是中英文对照。
朱棣文是第二个大会报告人。会间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他忙着“临阵磨枪”,预习他要报告的内容,尽管3天前他已经就相同的题目──—“物理学眼中的生命现象”(What can physics say about life)──—在北京大学讲过一次了。
上台之前,朱棣文系上领带,穿上西服,以示对听众的尊重。他的报告是用英文讲的,其大意是,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投身于生物研究,希望用物理学的方法去理解复杂的生命现象。
朱棣文这位物理学家在物理学大会上大讲生物研究并不奇怪。实际上,他是 Bio-X概念的共同提出者之一。 Bio指的是生物(Biology),X指的是包括物理、工程等在内的其他学科, Bio-X 则可以大致理解为以生物学为中心的学科交叉。这种学科交叉和协作的做法后来被其他一些机构所效仿,在中国,上海交大也成立了 Bio-X 中心,并于两年前请到了朱棣文担任名誉主任。
会议主席在介绍朱棣文时,特地提到他在6月17日被任命为美国能源部旗下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主任,将于8月1日就职。这也是亚裔科学家首次领衔美国能源部的一个国家实验室。在原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华裔科学家李文和事件之后,这一任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尽管劳伦斯·伯克利并不从事保密研究和核武器研究,但能够执掌这个拥有约4000名员工、21亿美元年度研究经费预算的国家实验室,已足见朱棣文的实力。
报告结束后,有学生要和朱棣文合影,他很是配合。但有记者上前时,他却找个理由走开了。
在中国,不管在什么场合,诺贝尔奖得主似乎总是受到特别的关注。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几位华人科学家中,除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外,全是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这次没有来,但他们都参加了前三次华人物理学大会,李政道还为本次大会发来了一封贺信。另一位华人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则以一种特别方式“参加”了这次会议:一家书店在会场上卖物理书,其中一溜儿排开的主打书就是崔琦的一本中文传记。
从诺贝尔得主的人数来看,华人在物理学领域呈现出的似乎是一片喜人景象。但是,已经有物理学家在担心后备力量的培养问题了。在此次大会的“物理学教育”分会场上,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朱邦芬提到:一些学生非常优秀,刚进大学时对物理也很感兴趣,但几年下来对物理却不再感兴趣了,而近年来出国的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水平也在下降。面对这种局面,清华物理系的应对措施之一是,请出一流的教授为学生上课,其中,杨振宁从下学期起也要给大一新生开课了。“杨先生都要开课了,清华其他的教授大概找不出理由不开课吧。”朱邦芬说。
教授们的目光不只放在大学生身上。例如,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杨国桢在会议上告知大家一个好消息:联合国在6月初通过决定,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中国物理学会届时将面向社会开展一系列科普和教育活动。台湾成功大学材料系主任陈引干则在大会报告中介绍了为台湾高中生组织高温超导磁浮创意竞赛、激发高中生物理兴趣的情况。有三位如今已是大学生的获奖者,还在会议期间“摆摊设点”,为包括朱棣文在内的科学家们演示起了他们自己制作的“超导任我行”──—超导磁浮交通工具等超导装置。
在这次物理学大会上,最惹眼的除了丁肇中和朱棣文外,大概要数这三位年轻学生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