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塔石小学 蓝涛
4月5日,省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携手行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借用我校的多功能厅进行,我因帮助负责音响等事宜而听完了全部四节课,其中温州实验中学杨聪老师执教的《杨修之死》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炼的印象。总想就这节课写点什么,但才思有限总不知如何下手,思量再三,干脆厚着脸皮,冒充“专家”说说自己的所得所思。
以前从来没听过初中的语文课(除了上初中的时候),总以为初中的语文课与小学的语文课有天壤之别,至少其内容不是小学生所能接受、理解的。但杨聪执教的《杨修之死》一课却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语文教学并无学段之分,其灵魂是共通的、方法是通用的,这个灵魂便是“文化与思想”。
杨老师从QQ的“惊讶、发怒、偷笑、难过、白眼”这五种表情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杨修的印象并简要谈谈理由,一下子就抓住了本课教学的主题之一“评杨修”。然后通过交流得出杨修之死归根结底在于一个“才”字,并让学生用批注法读课文,要求从“字缝”里读出“杨修之才表现在哪里”。经过学生的品读交流,老师的“点字成金”,杨修的才气已超脱文本而跃然于课堂之上。学生思维正值活跃之际,杨老师一句“杨修如此有才,曹操却为何杀他”又将学生引入一个思维空间,紧紧抓住“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禁忌”中的“恃才放旷”与“数”这两个词,引导学生历数杨修恃才放旷的事件,并根据重点词语分析理由,至此学生对杨修之死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杨老师并不就此罢休,抛出了“一字评杨修”的环节,要求学生以“,杨修!”的形式用“哼/呸/啊/唉/嘿/”中的一个词来表达自己对杨修的评价,并说明理由。学生由片刻的沉默转向了积极响应,在杨老师的趁热打铁之下,学生展现了惊人的深层次思考能力及个性特点,其间有一学生大胆而个性且有理有据的“呸,杨修!”的评论,更是引起了全场的一个高潮。
本以为此课就会至此结束,想不到杨老师出示了“韬光养晦”一词,在学生不明其义的情况下说明了该词的含义,然后通过引入文学批评家(名字忘了)、台湾著名学者李敖等名人对杨修、曹操等人或事的评论,引导学生反思韬光养晦的这种人生哲学。同时引入《三国志》、《曲略》中杨修的史实片段,结合“杨修之死”在《三国演义》所属章节中的非重点性,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文化心态,理解罗贯中写杨修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写自己,在杨修身上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悲,人才遭弃之痛。此时再来重新审视杨修的“放旷”,审视我国传统的“韬光养晦”人生哲学,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选择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然而我们不应该鄙弃甚至打击那些才华外显、放旷直言之人。其意在帮助学生建构起一种“没有宽容就没有未来”的文化心态。
最后,在悠扬而凝重的音乐中杨老师以一段富有人生哲理的激情文字在屏幕上滚动作为课的结尾。没有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读,只有音乐和文字,上课的学生、听课的老师都在静心观看领悟,让人回味悠长……
杨聪老师的这节课,我很难用文字把它精确地复述出来,只能构画出大致过程,很多细节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有很深的“深度”。
杨老师在课后的说课中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意图: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机械地验证和内化文本所传达的文化,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反思与建构,并与学生的思想相联系起来,使学生能有独立的思想、学会进行有深度的思想,否则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永远走不出浅薄平庸的怪圈。
正是基于上述思想与观念,杨老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了“文字──文学──文化”的教学序列,其意在防止那种架空文本的空洞说教,从而引领学生紧贴文本,从字缝里去发掘文学的趣味,再慢慢进入文化的层面。其实,语文教学就应该是从言语的层面进入文化的层面,再从文化的层面进入言语的层面,而不是在言语和文化之间走一个来回。反思自己以前的语文教学,或者说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是否将教学提升到文化学习甚至反思、建构的层面了呢?或许,我们还只介于“文字”与“文学”之间,甚至还只是在机械地将一篇篇美文肢解成段、句、词、字进行“读、说词义、说句子含义、说文章中心”的训练。但是,并不是说语文教学就不能“肢解”文字,而是说我们应改“肢解”为“庖丁解牛”,抓住关键部位一“刀”而入,使之“豁然开朗”。用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从‘字缝’里读”,读出深度,这样才能使语言层面走向文化层面,否则偏离了文本言语的正确解读,再好的文化也就是空中楼阁。
杨老师在说课时讲过一位名人的话:“我们的确有过不需要思想的年代,有思想就是罪过,至今,世俗的活命观仍旧以没有思想锋芒,不辨泾清渭浊为圆通之道。在一所观念保守的学校里,只要语文教师安分守己,死水无波就可以保证长治久安。有一点新锐思想,有独立意识的语文教师,在学校总是首先受到怀疑与压制。”这种观点或许有些偏激,但是纵观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的确“很难与学生思想的深度联系起来的。”我们常常看到不少教师让极富性灵和思想内涵的文本浅显化庸俗化,于是,一篇篇弥漫着生命活力的文本经由我们语文课堂的过滤顿时变成了一具具“失魂落魄”的木乃伊,最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又能具有多少独立特行的思想呢?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倡导人关怀,最终就是关怀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不应只会顺应文本与老师的思想。否则我们这悠悠千载的文明古国,这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怎么至今没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呢?
《杨修之死》的教学中,这种思想关怀意识就体现十分明显。开头的选择一个表情谈谈对杨修的印象就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发散;中间的读句、抓词剖析就是对文本思想的内化;而后的“一字评杨修”、对“韬光养晦”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反思则是学生思想的个性提升与洗礼;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和史实文献《三国志》、《曲略》对杨修的不同描写中引导学生将罗贯中和杨修相联系进行探究性思维,则是培养学生思想的厚实性与深邃性。
许多听课老师都认为杨老师的课很有“深度”,这主要表现在他对教材的理解是独特的。对杨修之死的认识与观点,他就专门研究过、思考过,绝不人云亦云,而且还引导学生形成多元认识。杨老师课堂的“深度”的具备,除了基于他对语文价值的深度认知、对文本深度的认知外,自身的文学修养也是很重要的。本课杨老师可谓是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将杨修之死置于中国传统哲学理论的背景之上,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文化熏陶和思想启迪,若没有较深的文学修养是无法做到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知“一桶水与一杯水”的理论,也应该知道“木桶”理论──最短的板块决定木桶的容量。每位教师在知识面的宽度与深度都不同,但肯定都存在最短的板块,这往往限制了教师对某一方面文章的解读,进而影响自己的教学。依个人看来,作为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文学修养,其次才是教学方法,最后是基本素质(指语音、口语、应变、板书等),套用一句广告语“没声音,再好的戏也不来”。但是,现在又有多少语文老师能经常看一些能提升文学修养的书呢?或许有好多老师连古典四大名著都没看过,更不用说国外的一些名著了。(很惭愧,我也没完整地看过四大名著)主观意识与习惯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教师烦重的教学常规工作与一些无什么效果的培训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说得“反动”一点,语文教学方面的各类培训级别再高,还不如发一些名家名著让老师们好好品读。
写了这么多,倒好象有点“外行看热闹”了。其实无他意,只想把听课后的个人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语文教学不能缺失“灵魂”!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