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悦庄镇第二中学 张苍荣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宋词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大家都知道,宋词有哪两大派?(生齐答:婉约派、豪放派)在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社会里,却出现了著名的女词人,她是──(李清照)。
生介绍李清照的情况,师展示屏幕总结。
我们还记得学过她的什么作品?(《如梦令》《醉花阴》)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她的另一晚期作品《武陵春》,
二、明确目标(屏幕展示)
1、反复诵读,熟能成诵。
2、把握感情,领会意境。
3、指导学习方法。培养热爱古文化的感情
重点:
反复诵读,把握情感。
难点:
意境的领会。
三、学习新课
1、先请同学将这首词放声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总结强调个别字:“拟”nǐ,打算的意思,“舴艋”zé měng形似舴艋的小船。
“载”zài 装载 (多音字)
2、整体感知 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
3、精读赏析:
探究交流活动一:
师:听得出来,刚才大声读这首词的时候,情绪高涨,兴致很高。那么读了以后,你觉得这首词中的哪一句你最喜欢?
(生思考、交流。)
(教师灵活总结。)
师:接下来,大家可以将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再来体会一下作者表达之情。
(生:朗读。)
探究交流活动二: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这首词作者抒发的是作者心中无边的哀愁,下面请大家结合这首词,展开讨论:作者为何有这么多愁呢?
(生:讨论。举手,回答)
师:好,我们在注解中可以看到这首词写作于金兵南侵之后,这时词人的丈夫已亡故,自己孤身一人漂泊于人生地不熟的金华,此时此景,怎不让人顿生“物是人非”之感。
作者是如何排遣这种“物是人非”之愁的呢?
生:(讨论)答: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作者打算去赏春(游春)。
师:哪位同学能用现代汉语解说这句话呢?
(生答。)
作者最终成行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大家从哪一句看出作者最终没有成行呢?
生(齐答):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探究交流活动三:
这首词开头两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好像与后文没有什么关系,应怎样理解?请大家展开联想,讨论一下这几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讨论 交流。)
师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亲人已逝,自己虽然容颜依旧,却已再无人欣赏。看着满地落花,人心中又怎能不哀伤、凄凉?
4、活动四:(反复朗读课文,体现本节可的重点)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将作者内心的愁绪表现出来。
(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表演朗读,好不好?
(指名读 生评论。)
师:好,下面我们一齐来读一遍这首词,加深对她的理解。
(生齐读。)
师;谁能试背一下全文?
四、练习巩固与拓展活动
1、课内巩固练习 见《学案》一。
2、拓展练习见《学案》二。
上课前,我们已讲过,李清照虽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但她的词风前后期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我们把本文与她早期的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做一比较,看看有何不同,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女词人。先请同学们将这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齐读两遍。
(生齐读。)
积累带“愁”的诗词。
四 课堂小结
1、总结学习诗词的方法。
2、渗透思想教育、爱我们辉煌灿烂的文化、爱国。
五、音乐欣赏
放松与巩固。
六、布置作业
把学生描写自己心情的文字形成书面,上交。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