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第一中学 赖联群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二、三两课分别是胡适的《我的母亲》与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人到四十的胡适通过对一段往事的回忆写了自己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虽然破烂不堪却寄托了父子情、同窗情,是他整个人生的第一笔宝贵精神财富。通常的教材立意往往是这样的:
《我的母亲》:体会母爱与美德,体会我在母亲的教导下成长,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母亲是如何如何的。
《我的第一本书》:领会这本书的双重含义,领会苦难生活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领会作者的童年乐趣。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母亲,就是我的佛祖》,是写母亲用另一种更为质朴的方式对我人生的影响,当时学生读了之后深为震撼。胡适母亲的温、良、恭、俭、让,我母亲的苦难与坚强,别人母亲的叮嘱与唠叨,一千个母亲有一千种特点,正如歌词所云:我用这样的方式悄悄地爱你!但天下母亲又都是一样的,有同一种表达“语言”,那就是绵绵无私的血肉之爱。
所不同的,是做儿女的对亲情的领悟力。胡适感动了,并用行动延续着母亲的美德,从此变得谦和礼让。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值得记取的事,小时苦难的牛汉从与友“分书”及父亲处理这件事的经历,提炼出了成长的珍珠,并使之成为毕生受用的精神财富。我的《下乡随感》一文从不起眼的民间艺人身上汲取了精神营养,形成自己的感悟:人都是在利用自己的天赋混饭吃,会写几篇文章,真的没什么了不起。牛汉与我都有这样的人生经历,类似的,同学们一定有。
学生所缺乏的,是对生活的领悟力。牛汉以此为契机,成就了自己的诗人梦。
学生可能永远成不了胡适,成不了牛汉,但引导、提高、培养学生对亲情,对生活的感悟力,至少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成长,使他们在品质上和名人走得更近一些。
教材的内容很通俗,都是小故事的形式,看了基本上有印象,母爱的光辉和第一本书的精神意义大家也基本上能领会,童年的生活情趣更是学生所津津乐道的,教学这两课,除了常规的点拨,应该设计问题以解决学生领悟力的盲区,如:
1、课内情境片段一(《我的母亲》):
课文第八段(我母亲二十三岁做寡妇……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⑴母亲勤俭持家,以和为贵,巧妙处理大哥的债务事件,说明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⑵此种为人风格,你是怎么看待的?
⑶在以后的生活里,你从这件事中汲取了什么精神营养?
三个问题的设计,⑴属于理解,⑵属评价,⑶属运用,领悟力的培养在⑶点体现。
2、课内情境片段二(《我的第一本书》):
通读全文,关注“乔元贞”的信息,回答问题。
⑴讲一讲乔元贞的故事。
⑵父亲嘴里的“有出息”和乔元贞的最终沦落形成鲜明对比,为什么?
⑶从乔元贞的经历中你汲取了什么精神营养?
⑴属概括综合,⑵属探究原因,⑶属领悟运用,培养点在⑶。
3、课外拓展训练:
导语:“生活中处处是学问,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两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现在老师想增加一句:生活中处处要感悟。
请回忆少时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讲出来,让大家共同领悟事件中道理。
⑴学点名生讲述生活小片段。
⑵分小组讨论该故事可提炼什么启示?
⑶派代表讲述故事中的启示以及如何结合实际情况付出行动。
四十分钟的语文课堂,能解决的也许只能是思想问题与思维角度问题,更多的工作应该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加以引导督促。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自有他成为伟人的原因,思想与行动的和谐统一应该是最重要的特质。我们可能培养不出伟人,但我们都该努力促成学生在为人为事的品质上靠近伟人。
这也是除母亲、书之外,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另一笔精神财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