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外国语学校 王君
学生告诉我,学了第一单元的几篇文章,他们反而不知道怎么写作文了。
这是我预料之中的事。因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从一开始就很让我有些为难──因为我发现自己在许多时候很难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讲清楚关于“形散神聚”的问题。
障碍出现在前三篇课文。
《藤野先生》不必说了,基础稍差一点的学生肯定有摸门不着的感觉。除了文字有些艰深晦涩之外,文章的结构安排也跨越式超越了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课文名为藤野先生,然后直接写藤野先生文字出现得迟,而且也有限。略略看来,文中似乎大部分篇幅都游离在主人翁之外。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语言理解的难度尚且不说,就是讲清楚这些“题外文字”的作用,教师也需要大费周折,否则,学生定会陷入“昏昏然”的境地。但是,因为文章本身非常厚重的思想和艺术含量,只要导引得法,学生真正入情入境了,他们就一定会体验到“双线”之妙,从而收获甚丰。教师引导学生梳理作者思路体味作者情感是一个很美好的渐入佳境的过程,但是,把握这个过程极需艺术,否则稍有不慎就会沦入“满堂灌”的尴尬境地。把这篇文章作为教材开篇第一篇,确实有些为难学生。
相比之下矛盾比较好解决的是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学生的提问符合他们的阅读经验:他们问为什么要写倒数第二、三自然段,这两段文字一段写上学的状况,一段写二黄毛和乔元贞的结局,似乎和我的第一本书都没有直接联系(特别是写上学调皮那一段)。学生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他们读书很仔细,但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对叙事散文的理解太“实”了,对于“形散而神聚”还没有切身体会。这里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这两段文字和“我的第一本书”在内在关系上藕断而丝连:“书房狗叫”是和这本书相关的生活,而两个朋友的命运也和前面的关于“第一本书”的回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这两段文字,“书”的故事空间就得到了拓展,作者的情感空间也得到了开掘。学生能体会到这一点,也就初步把握到散文的精髓了。这篇文章在材料安排的理解上会有些“周折”但是还谈不上费解,完全可以作为引导学生解读“散文之形散”的一个中国。
学生很难接受的是胡适的《我的母亲》的结构。在写母亲之前,作者整整用了三个自然段一千多字来写“我”儿童时代的经历:我的文诌诌,我的调皮,我和音乐和艺术的擦肩而过。这些文字占的篇幅是多了点儿,就是我初读时也有觉得臃肿疲惫的感觉。后来细细品味,才明白其中一些奥妙:这些文字可以理解为铺垫吧,为了照应和加强第四自然段的“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作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这句话。有了前几段的漫不经心的叙述,母亲的形象才更丰满,我对母亲的感激也才越深厚。但学生并不买我的账,他们说固然是有联系的,但是这个联系很微弱。从整篇文章来看主要强化的是母亲温和隐忍“严师慈母”的形象,写得已经非常到位了。前面的这几段反而有拖沓冗长的感觉,人本进入主题太慢,削减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使文章的感染力受到了影响。有一个学生很细心,他发现《我的母亲》本就节选自《胡适自传》,他说,就作者自传而言,这样写无可厚非,但作为节选,完全就没有必要这样拖沓。这种节选方式很容易给他们一种误解:写散文就应该像如此大家一样信笔写来,随心所欲。但实际上我们现阶段的作文教学并不提倡这种方式。对这位孩子的发言,我觉得很有道理。放在长篇自传中作者这样处理并无不妥,但节选的文章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和对学生写作的示范性,这样处理也就有点混淆视听了。
所以,从整个教学反馈来看,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领悟第一单元选文的精髓,使其在写作上更有示范作用,我和学生一同商讨后共同建议:
1、三篇文章秩序重排,把《我的第一本书》或者《我的母亲》放在开头,减低学生阅读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建议删除《我的第一本书》的前三个自然段,或者浓缩为一个自然段,快速进入正题,消除学生在写作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3、增加一篇当代作者写人的,写作手法比较新颖有创新的作品。让整个单元的教学富有时代气息,对学生的写作也更有借鉴意义。
当然,这仅仅是一家之言。总之,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交流之中平等地畅所欲言,其视野或者矛头甚至对准了教材,我想,不管观点成熟与否,也算是在思维碰撞中实践着的大教材观的理论吧。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