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第一中学 卢立银
《藤野先生》一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本文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文章篇幅比较长,要在课堂上讲得明白,学生理解领会得好就需要老师花一点心思理出脉络,得之有法。
为此,我便采用了专题式教学,分别给两课时定名为:“难忘恩师”和“爱国情深”两大专题。这样整堂课就凸显一大主题,顺着主题之流解读文本,自然而畅通,整节课就显得利索有序井井有条了。在“难忘恩师”这节课我就抛出一个问题:大家认真朗读了课文之后,你想对鲁迅先生的老师藤野先生说些什么吗?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事件和细节还个别富有个性化的语词来给藤野先生定位,归结出了藤野先生是一位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作者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伟大的人。而在“爱国情深”这节我首先在黑板上写出“东京──仙台──东京”三个地点名词,而后在横杠上分别打上一个“?”如图示:“东京—?—仙台—?—东京”我说:“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两个“?”,大家从文中的语句和事件中找出解答的理由:为什么鲁迅先生要从东京离开来到仙台,后来又再次离开仙台到了东京从事文艺工作呢?”课堂中学生谈到:鲁迅是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东渡日本的,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一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忿怼心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望,使他百感交集,远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来到仙台后,受到教职员们的优待,尤其还遇到了给他以无私的关爱和热情的鼓励的藤野先生。为什么又毅然决定告别恩师、弃医从文呢?本文主要写了两个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又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去了。这样一来,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讨论激烈,发言集中。
(摘自作者《立足专题教学课堂焕然一新──我的语文新课堂刍议》一文)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