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似曾相识燕呢喃──记偶拾的回堂课《我的第一本书》

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 吴晓燕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 我的第一本书 > 似曾相识燕呢喃──记偶拾的回堂课《我的第一本书》

一、斗胆写在前面

“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汉不提当年勇”,大概我们一直普遍崇尚“前方的路”、“前面的景”、“前进的美”。一个人应有自尊和个性,不可屈就先例,丧了志气,否则,一吃“回头草”,马的“好”名就辱没了;一个人应目光远大,不该拘泥于已达成的现有境况,否则,再提“当年勇”,就显得胸襟狭窄,英雄气短,全无“汉子”的猎猎风采。

我并不否认“前方的路”应该走,也并不反对“前面的景”需要看,更不赞成“前进的美”不该赏。只是,如果一味的求“新”弃“旧”。可能有失偏颇。在某些时候,譬如在教学中,偶有“回头”,稍有“重提”,或许也会有特殊之暖、意外之喜,乃至新鲜之获。这种情景实在不是罕见,不完全是我想说的本意。

我更想做的是,借用“回头草”“回锅菜”等之类,给自己的一种教学实践套个名,我把上过的课再正儿八经重上一遍,暂且拟作“回堂课”,把这种“回堂课”中学生的一些“呢喃”作个“实况录制”,并说点我本人的一点体验和感想,美其名曰“偶拾”。

因为看书不多,且无发现,又未广求同仁,切磋商讨,“回堂课”一词也许不妥,实在惶恐。“写在前面”并非虚张声势,实在是本人恳望同行明我题意,如此而已。谢谢。

二、教学背景简介

这是平常的日子,我稍作设想,理了点思绪,便拿着课本走向教室,按照上课的进度,今天该上《我的第一本书》,因为已通知学生早读了,我拟定一节课上完。

直到进入教室,学生才告知“课文已上!”,我犯了一个极大的备课疏漏──学生确实已学,而上课的老师却不是我!

上课的是我的一位同事。当时他参加一个教学活动,事先在其他班级借了节课,我的学生早在去年就幸运地蒙受同事指点了。而我竟然忘了!忘了同事的精心准备、出色引导、多媒体的诱人画面!忘了我可以不上《我的第一本书》的!

但是我已站在了讲台上!手上只有孤零零的一本《语文》!怎么办?

三、教学情景回放

1、入课前的“幸灾乐祸”:

“叮铃铃──”一阵电铃过后,我手揣《语文》,疾步进入教室。

学生却很热闹,嘴上不停动弹,脸上依然笑颜,不如先前安静。

这帮学生对我往往敬而不畏,时有拿语文课来轻松之举。不是原则上的问题,我是不苛求他们的。我不会在课前动肝火,伤“元气”。他们和我朝夕相处将两年,已熟知我的温柔好脾气。今天又将课前小憩放肆一回了吧,我这么想着,全然不顾这些。

“今天,我们学习新文章,”我开门见山,直入课文,“题目是……”我转身朝向黑板,期待下面的齐声回答,准备趁机板书。

“学──过──了──!”身后传来的竟是这三个字!分呗之高,我还不曾领教呢!

我转身!我愕然! 脱口而出:“学、过、了?!愚人节吧?”

他们笑得前仰后翻,无一例外!

“我们上过了!”“去年就上了!”“在多媒体会议室!”七嘴八舌,言之凿凿。

对呀,我怎么忘了呢?

看他们那开心的劲儿,我茅塞顿开:他们早读不说、课间不说,课前嬉闹,课上大笑,原来早有预谋!此时此刻,他们脸上只写着一个词──幸灾乐祸!

莫非他们想捉弄不成?虽然他们不怕我,但学生评教率我可是最高几个中的一个啊!这样估计他们不对!莫非他们想测试一下我的水平?虽然大考小考不是稳坐第一,但完全也说得过去!他们不会有微词的!莫非他们想掂量一下我和另一位老师的分量?难说!这种可能性最大!

锣已响,幕已开,容不得多想,站在舞台上的你必须开唱入戏了!

我急中生智,顺势引入如下课堂:

2、导课时的“装腔作势”:

“同学们啊,苏轼有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读来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去读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我是我,他是他;去年的你才14岁,现在的你已15岁。我就想看看我们重读《我的第一本书》,谁读出不同的新味来了?哪些人的感触最深?又是谁把这“一本书”读得最好?敢试试看吗?

“敢!”

一个“敢”字统一了上课的认识,转化了阅读动机,也激起了大家的兴致。

这番“装腔作势”没露出什么破绽,旗开得胜!我马上板书好题目、作者。

3、主课中的“提纲挈领”: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只读四个字,哪四个字呢?”我转身大写:“书”、“人”、“情”、“本”。﹙学生自发地随着板书一字一顿大读了一遍。﹚

“我呢,就想考考你们这四个字。”

﹙稍停﹚“你们会看‘书’吗”──学生笑了。

“你们能认‘人’吗”──学生大笑!

“说不定你们还不会领‘情’呢?

有人插嘴:“谁会不领情呢?”﹙课堂气氛很融洽﹚

我接着说“真的哎,你们敢保证能念‘本’?”──不少学生怔住了,也被我镇住了。笑声减少了,部分学生露出了凝思状。﹙大概不是他们记忆中的去年的课吧?﹚

其实呢,这四个字是我这节课的一个上课思路,完全是围绕课文由轻入深要解决的四个层面的问题。

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可用文中原话,可自己组织语言。

人:围绕这本书,主要牵涉到哪几个人?在你眼中,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

情:人与人有了交往,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情。请在这几组人物关系后面加一个字。﹙注意不重复﹚,并用文中的语句或事例验证你的看法。

父子情同学情师生情

本:文末一句,字少句短,读来很不寻常。不知你是如何理解?把“本”挖起来看看,谁解读得合理而有深意?

4、上课中的“七嘴八舌”:

关于“书”──

S1:这是一本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头尾的书;这是一本像一团纸的书;这是一本不像书的书。

S2:这是一本小学课本《国语》。﹙学生笑﹚

S3:这是一本经父亲修修补补、装订成册的书,所以这书很凄惨。

S4:这本书牛汗背得滚瓜烂熟。这也是元贞唯一的书。这是一本友谊之书。

S5:不,文中的“书”还应指“弄不成”没弄到、后来父亲帮我弄到的《国语》以外的《算术》、《常识》!

T:同学们,你们看书仔细,表述全面。书,由一本变成两本乃至三本。我赞成大家上面的意思。

关于“人”──

S1:父亲、老师、同学,还有同学的爸爸。

S2:主要是前面三种人。

T:是啊。这三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类人说说。

S1:我说的是父亲。我认为父亲是一个温厚、知书达礼而又对“我”负责的父亲。温厚:父亲让“我”将书拿出,“我”本想赖过去的,可当他看到书时,并不是要揍“我”,而是“愁苦地望着我”;知书达礼:从“弄不成”不打“我”手背理由的那句话中可侧面反映出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负责:父亲让“我”去崔家庄这个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读书就证明父亲怕“我”继续留在村里念书会耽误学业的!

T:最后一句话,你说得很有气势,这父亲非但负责,还很尽职吧?﹙老师面向S1同学,S1同学点头﹚

S2:我补充。父亲的尽职重教还表现在他一回家就问“我”名次,亲自抽背书,不得“我”含糊,要求很严格。

S3:父亲把两个半书补成两本书,写上的字跟印的一样好,我认为父亲是个手巧的人。﹙大家都笑了﹚

T:刚才同学的发言明明来自书本,有依据的,你们为什么笑呢?

S1﹙腼腆地﹚:我觉得“手巧”形容男人不合适。﹙又有人笑﹚

T﹙开玩笑地﹚:原来你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刚才笑的同学再说说你的想法。

S2:我觉得丁志浩所说的“手巧”并不是作者要表现的人物重点。

S3:我觉得补书成两本,又完完整整;写的字和印的字一样好,都是表明父亲对“我”关爱很深,是父亲对“我”尽职的表现。﹙同学点头称是﹚

T:恩,你这么说让我们心服。好,继续你们的高见。

S4:牛汉的父亲是一个进步的青年。一,他在北大旁听,二,他所带回来的书是鲁迅发表文章的《新青年》一类,他思想一定比较开明。正因为这样,牛汉的命运与乔元贞的命运就不一样了。

T:你的意思是孩子的命运和父亲有关系,对吗?你读出了别人没有读到的内涵,是一个会用心思索的人。好,请坐。

下面我们说说其他两类人吧。

S1:我认为乔元贞是个可怜的人。他有读书的天赋却没有读书的条件。

S2:我认为乔元贞家贫志不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从考试结果看,他是第一名。从学习过程看,他没书,但他一定珍惜学习机会,一定是奋发图强的。第三,在“我”父亲对他的评价语“元贞比你有出息”一句中,也可以看出元贞的那股志气。

T:行啊,周剑臣,一口气说出三条理由谈自己的看法,大家向你学习啊。

S3:我认为乔元贞是一个可怜又热爱读书的孩子。因为他把书还给作者时哭了,这个“哭”字包含了他的一切苦楚和对读书的渴望。

T:你能从一个字上来体会和分析,难能可贵。请坐。请大家把这个字圈起来并思考一下,这个字包含了乔元贞当时哪些复杂的情绪?

﹙若干学生﹚:失学的悲伤、遗憾、无奈,还有对“我”的感激。

T:请继续。

S1:我说老师“弄不成”真无能。文中写到“他没有本事”。还很滑稽。狗是经过训练才会听见“狗”字就汪汪发叫的,可他却夸“我”的狗聪明,说比二黄毛还会念书。﹙同学笑了﹚

T﹙指到一名笑的同学﹚:你为什么笑啊?

S1:“弄不成”不明狗的真相,乱下结论。(有人笑)

S2(被指到另一名笑的同学):二黄毛真笨的,在别人眼里,连条狗都不如。(学生又大笑)

T:他的IQ真的连狗都不如吗?

S1:我看差不多,连一只手几个手指头都说不上来,好不到哪儿去吧?(学生又大笑)

S2(一学生马上站起):不对吧?13节说到‘他其实并不真傻,只是心眼有点死’。我的理解是,二黄毛脾气倔,不愿或者不屑回答取笑他的人罢了。他最后在抗战中牺牲了,作者是对他崇敬的,不信,还可以看11节作者的原话。

T:对,读文章不能断章取义。你的前后联系阅读法应该肯定。好,我们回到前面这句话。既然这句话不是重在说二黄毛的聪明与否,那是说谁呢?

学生齐答:“我。”

T:如果我现在表扬你:你可够聪明的啊,比这条训练过的狗还聪明。(学生大笑)你心情如何?

S(脸涨的通红):我听了很别扭,怎么不是在表扬而是在批评。

T﹙追问﹚:是吗?那你说说,怎么说,你听了才舒服些呢?自己表扬自己一下哦。

S(沉思片刻后,激动地):任俊君,你聪明得不得了啦,看看,聪明人带着的狗IQ也超群得能念书啊!

T(微笑地、有激情地):好啊好啊,高明的表扬!你这句表扬就没有伤到他人自尊,在旁听的人不会成为垫背的(大家都笑)。无论是说的、听的还是表扬到的,皆大欢喜。表扬本是一件好事,但“弄不成”却弄不成了,连句表扬话都说不好。看来,他不但无能,还“无术”呢!

S(接嘴):还有“无法”。他什么事都干不成,,说不定他是个黔驴计穷的老师。

T:你的猜想不无道理,说话也不客气。(老师友善地笑笑),那冯百成老师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S:他为人忠厚。

T:何以见得?

S:“我”扰乱了课堂的秩序,他不但念在“我”父亲的面子上不打“我”,还夸“我”。

T:还有。老师是不是故意不发书本?是不是人太多没法发?是不是只有这个地方没有书?请大家联系当时的环境想一想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大家齐找:荒寒。

T:对。社会环境不如人意,经济非常落后、贫困。书没有的责任不能完全让老师一人承担。老师也许是迫不得已啊。所以作者还是客观地评价他“为人忠厚”。在叙述自己幼时淘气时,对老师也不失敬意的。我们齐读刚才同学注意到的第11节。

学生齐读:“还应当回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T:作者用崇敬之情赞美这本“书”,赞美了“书”中的哪些有关的情呢?

关于“情”──

(学生斟酌后,归结)

父子情深同学情纯师生情真

(理由略,前面发言时已达成共识)

关于“本”──

S1:课本、知识。

S2:指爱“我”的父亲,教过“我”的老师。

S3:启蒙教育。

S4:还有情,尤其是恩重如山的父爱。

S5:荒寒年代里“我”的那份运气。

T:大家的回答都能接受。现在我问一个问题。倒数第二段不写可以吗?为什么?

同学回答后,教师小结:同学的命运,尤其是乔元贞的命运和“我”的命运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更说明了在荒寒的年代里,有一位开明、进步、尽职的父亲是多么的幸运!能有机会有条件读书受教育是多么地幸福。当牛汉长大,能诗写文时,蓦然回首,他从心底感激帮助过他的人,惦记着那些纯真的情义,是知识改变了人的命运!他知恩感恩,这就是“人不能忘本”啊!

大家深有感触,记黑板上的板书:

书人情

(一本、两本、三本)(父亲、老师、同学)(深、纯、真)

(知识改变命运)

4、结课时的“一箭双雕”:

T:同学们,有句话说:好文千遍改,好文百回读。是好文就不怕重读,重读

不一定是件无聊的事。你今天15岁的感觉和去年14岁的感觉一样吗?

另外,我这个老师也不是丑得面目可憎吧?

(大家齐笑,轻松下课)

四、办公室的“胡思乱想”

带着侥幸回到办公室,重想这堂课,大而言之,是一次教学失误(备学生、备教材是无从谈起了),小而言之,是一次歪打正着(上“新”课、上“活”课可能还勉勉强强沾点边)。

胡思乱想之际,理了几点琐念:

1、课可不怕“回堂”:

常有这种情况,任教的两个班,由于某种原因,一个班级已由他人上过文章,而另一个班却没有;或两个班都由他人代上了,自己又觉得不完全妥帖。我们的做法往往是:用他人的教法补上另一个班,已上的班布置点作业打发。若是后者,就自己作点补充,不正儿八经地翻炒一遍,因为怕重炒“冷饭”引起乏味。其实,课不怕“回堂”,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不同的人教同一篇文章自然会有不同的风格,给学生多种版本的享受,是否也是一种阅读视角上的变革呢?说不定还可当作多元解读中的一种情形呢。

2、路可不妨“另劈”:

“自古华山一条路”,有人偏不信这邪!上华山,还有西坡道!又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可同归”“殊途可殊归”“公有理,婆也有理”。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课堂,实在应该多姿多彩、百花齐放。我们备课时如果有一条比较清晰的思路,不妨作个“蹊径”尝试,也许未必比“步人前尘”逊色,说不定是一次有益的锻炼。

3、“味”可不求一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老师是否可有一千个导演呢?语文教学从来因人而异。我们虽然力求要和编者、作者、学生达成共识,但编者对文章的增删、社会环境的变动、学生的年龄、认识、情感、行动的变化都在影响着我们教学的设计,所有的文章都永久地保持一个“味”,似乎不太现实。不求一“味”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产物。当然,我们不求“味”一统,不是变味成“异味”、“怪味”,而是调出让学生“心智”受益的“营养味”。

4、“法”可不慕“新潮”: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一种自然规律,是大环境下的大趋势。但这也如初春天气,“乍暖”尚有“还寒”之时,这时,穿点冬衣也许更合适,大可不必非时尚春装不可。如果教学上因文而定教学的“外衣”,偶尔不用多媒体,反倒上起课来更游刃有余,无拘无束,那又何乐而不为呢?从这个角度说,“法”也大可不必非慕“新潮”不可啊。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