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大埠岗中学 王顺发
2005年3月11日上午,我们到明鸿中学听了八年级11班沙洁老师上的第5课《再塑生命》,感受较深,受益匪浅。
教学过程摘录:
1、谈话导入:
教师先讲了个失去双上肢跳远运动员的故事,又讲了春节联欢晚会上《千手观音》的故事,指出他们都是残疾人,却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他们的成功得益于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顽强不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以及艰辛的劳动。他们之所以能那样做,并且创造奇迹,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5课《再塑生命》。
2、整体感知:
⑴教师概括介绍课文内容。
⑵学生听课文录音,解决生字新词。
⑶学生快速流览课文,依据自己的感受,给课文重新起标题,并说明该标题的理由。
学生阅读课文后汇报:
⑴《莎莉文老师的爱》,她使“我”从不懂爱的世界进入到爱的世界,感受自然、感受生活。
⑵《感谢恩师》,莎莉文老师打开了我的希望之门。
⑶《爱的光明》、《爱的奇迹》、《光明的使者》、《生命的灯塔》……。
对以上的各种说法,教师均给予点拨或者肯定和鼓励。
3、研读课文:
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了本文后填空,每题最少填四个,并说明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一段落、哪一句话中体现出来的,说明理由。
⑴你认为莎莉文是__________的老师,文中的我是___________的学生。
⑵莎莉文老师______________对学生。
学生讨论后回答:
⑴
①打开希望之门的教师。
②循循善诱的老师。
③和蔼的老师。
④拥有爱的老师。
⑤拯救生命的老师。
⑥希望罗盘般的老师。
……
⑵
①迷途知返的学生。
②充满欲望的学生。
③渴望光明的学生。
④象海绵一样的学生。
……
⑶
①老师关心学生。
②老师再塑学生。
……
对以上的各种说法,教师均给予点拨或者肯定和鼓励。
4、重点研读:
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事是哪一件?或哪一段文字?找出来大声读一读。
听后感受、反思:
本教学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其健康的个性做了有益的探讨,如整体感知阶段,教师没有按照以往的教法:本文写了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问题来给学生定下框架,而是让学生从整体进入,以他们自己获取收集到的信息来给课文重新设标题,通过8位同学的汇报和教师的点拨、综合,课文内容学生得到了真实的自我感知,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及分析、综合和表达能力。研读部分,教师要求学生以三类填空的形式来研读课文,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课文内容中得出结论,而不是先告诉结论再去找课文内容。以小组讨论,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并从课文内容中悟出了教师对“我”无微不至的爱和“我”对老师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了人文的教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用语文实践课的形式完成了本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这一点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中还得到了充分体现。整个教学过程都把学生放在突出的地位,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此外,沙老师的教学语言始终充满激情,举手投足及眼神饱含情感,时时刻刻牵动着听课师生的心。沙老师知识渊博,又能与课文内容融会贯通等都是我今后教学工作中要努力学习和实践的榜样。
对本堂课个人的建议:
1、教师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如果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出课文主要是写了三件事,这样能让学生更加明确课文内容。
2、在学生研读课文后,如果能根据学生的答案,概括或明确要求学生自己概括一下作者的感情,及莎莉文是一个怎么样的老师,可能效果会更好,同时教师板书也有内容。
3、教师时间安排上也许可以适当调整,因为教师教给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达到一定的效果后即可,更关键的是让学生课后去实践。
4、课外可布置学生讨论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莎莉文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或写一写生活中感受到的“爱”。再一次让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教育。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