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中学 赵小飞
本探索课是一节综合性学习活动,旨在“师生互动,激发引导”中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平凡即伟大的母爱,培养学生的情感。探索流程上,本探索课按照学校的“三备两思一突破”展开。现将这一流程梳理、总结如下:
【活动目标】
1、感受母爱的平凡与伟大,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尊重母亲、热爱母亲的品德。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及综合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小组查找整理有关母爱的感人事迹;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整理,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这次活动的成果。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备课
(赵老师以说课形式把自己对本课的设计在备课组上进行阐释。)
1、导入:由有关母爱的名言、故事导入。
2、(讲故事、读感受:讲述自己“最难忘妈妈那一次的爱”(各小组派一个为代表讲述)。
3、讲述母亲节的由来:
⑴母亲节的由来。
⑵送给母亲的花。
⑶母亲的诠释。
(以上三项资料,可分别由三个小组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以其他形式──黑板报、手抄报等──展示。)
4、颂母爱:
⑴短小散文;
⑵诗歌;
⑶格言、俗语。
(以上内容可让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或读)
5、报母恩:
思考讨论:用什么行动来回报母亲。
6、齐唱《妈妈的吻》。
7、结语:闭上眼睛,聆听《烛光里的妈妈》。
二、第一次讨论反思
备课组在赵老师说课之后展开讨论,进行第一次反思,大家提出以下意见:
1、第一环节由名言、故事导入,未能使学生立即进入情感氛围,可以把第七环节的《烛光里的妈妈》调到第一环节,在学生听完歌曲之后,教师再充满激情地诵读一些名言,讲述一些相关的故事(或让学生讲)。
2、第二环节的讲故事、读感受,原是讲述自己“最难忘的妈妈那一次的爱”,这样受到局限,可以扩展到他人(甚至动物界)相关的故事,因为感受不一定要亲身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三、第二次备课
赵老师根据大家意见,在教学内容上有调整和补充,然后完成了第二备课,在完成第二次备课之后上课,然后备课组对上课的情况进行讨论,进入第二次反思。
四、第二次反思
1、第四环节的“颂母爱”,因为单纯让学生诵读散文、诗歌、格言、俗语,这一过程太平淡、乏味,可以通过齐背《游子呤》和配乐朗读来增加情感气氛。
2、第六环节齐唱《妈妈的吻》之后,很多学生的感情达到高潮,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动笔写出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这样把文艺作品引发出来的情感化为学生本人的情感,让学生的思想情操得到一定的感化。
3、原最后一个环节聆听《烛光里的妈妈》调到第一环节,结果本节课结束前学生只顾写作,课堂最后失去“余韵”,可以第二次聆听这首歌,和课堂开始之初相照应,进一步感化学生。
4、本课的环节太多,一些内容点到为止,展示不开,能否将第三环节讲述母亲节的由来删去,以作业或其他形式来展示?
五、第三次备课
赵老师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第三次备课,然后把资料印发给各位老师,资源共享。
经过上面三备两思的过程,初二备课组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在综合学习活动的开展上,要有所突破:
六、一个突破
1、注意创设课堂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2、注意把课堂的情感氛围转化为学生的个体情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
3、注意从学生个体情感出发引导学生把握一些文艺作品中的情感特征。
4、要重视小组的合作和竞赛,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