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俗世奇人》教学杂谈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 俗世奇人 > 《俗世奇人》教学杂谈

【浙江省嘉善县魏塘镇枫南中学陆红霞】

〖用“主问题”引领教学〗

如何进行“主问题”的创新设计?

在教学实际中进行“主问题”的创新设计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对教材的悉心研读,以设计出精妙的教学“主问题”,二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主问题”进行科学运用。下面重点谈第二个方面的问题。

一般来讲,“主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有如下方面的基本规律:

1、在课文教学的初读阶段,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品读课文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

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往往用一两个“主问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形成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形成生动活泼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往往用精粹的“主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酿造课堂教学的高潮。

下面以《俗世奇人》的整体阅读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1、在课文教学的初读阶段,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泥人张》与《刷子李》在叙事上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及学习要求的出现,打破了那种让学生泛读课文、抄写字词、标明段落、理解层次的习惯性讲读思路。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引入了课文,也把学生引入到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阅读心理境界。学生会立即被这个问题所吸引,从而开始对课文进行整体性感知阅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感知到如下内容:《刷子李》一文先设下一个谜团,然后慢慢揭开谜底,所以在叙事时,对刷子李的神奇大加渲染,以此来突出刷子李的“奇”。《泥人张》则是把泥人张放到与海张五的较量中来表现他的“神奇”。所以,写“泥人张”时,用单刀直入法切入正题,叙事中又设置悬念,将简单的故事情节安排得曲折有致,生动地写出了“泥人张”超凡的技艺,和独特的个性风格。

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设计安排这样一个“主问题”: 《俗世奇人》在语言上有何独到之处?

这个问题又把学生拉到学习语言这个立足点上,“独到”这个词呢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就能在深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继续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继续保持着长久的注意,对课文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进行着整体性理解阅读。在教师的点拨下,在课堂上进行的讨论中,学生能够对课文进行理解:俗世奇人》的语言有浓郁的“天津”风味:“要哪没哪”“就赛升天一般美”“架式挺牛”“一个泥团儿砍过去”等都是汲取了天津方言中的精华。其次,《俗世奇人》的语言极具造型能力。如,“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是一个对仗工整的对偶句,把截然相反的两种人做了一番鲜明的对比,“有绝活的”得意风光和“没能耐的”没落、受窘的情状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传神地刻画出了“天津码头”上“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再如,“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再看写刷子李刷墙的一段文字:“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他哪是刷墙,简直是在舞蹈,刷子李超凡的技艺跃然纸上。

由这个“主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阅读教学,相对于以教师为主的讲析,相对于一般的谈话式、答问式的课文分析教学,有着突出的优点。从教学思路看,是选择了一个内涵丰富的点并以此形成一个“主问题”,这个“主问题”就是一条教学线索,牵动着学生阅读和思考。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首先带着明确的问题,怀着探求的兴趣进入课文,圈点勾画,品评咀嚼,思考表达,接着又带着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参加讨论,听取点拨,深化认识。课文教学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说是读、写、听、说、思融为一堂,能力提高和技巧训练合为一体,学生的活动和教师的点拨相映生辉。此时的教学是真正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是切实可行地进行了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生动活泼的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此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 怎样从品读《俗世奇人》这篇小文章中获取经验,去品读我们的现实生活这篇大文章?

这个问题就涉及了文章的主题,也是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刷子李、泥人张这两位手艺人,都是听起来神乎其神,而实际上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人物。他们为生活所迫,练就了超凡绝伦的手艺;他们有个性,但又和常人一样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他们是某些方面的才能很突出的常人,在他们所擅长的方面,他们的行事言语高于常人。既为奇人,他们有许多轶事,但作者均只选择一件极富个性色彩的小事来表现他们的“奇”。刷子李充满自信、豪气干云的个性和泥人张沉稳、干练、镇定自若的个性,都是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富有个性的行事言语表现出来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有个性的人物,我们要注意观察,从他们的生活中找到能表现其个性的小事,还应该去尝试着抓住这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特征对他们进行描写。如果我们学会了去发现人物的个性美,我们眼中的世界就会变得丰富多彩了。

这个问题所引起的,实际上是学生对《俗世奇人》的整体性评鉴阅读。学生发言细腻、热烈的程度,课堂上思想火花到处迸发的情景,决非肢解式的分析、答问式的串讲以及教师的一讲到底所能比拟。教学“主问题”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高层次的课中活动、形成课堂教学良好的学习气氛、凝聚学生学习活动板块等等方面表现出了足够的力量。

“主问题”的设计与创新,好像是一个细节问题、一个局部问题,也好像是一个技巧问题,其实不然。它是一个关系到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课型创新和提问创新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简化教学头绪、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问题,它显现出课文整体阅读教学与提问设计的重要关系。像这样以“主问题”来带动整篇课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有着明显的优点。第一,重在让学生占有时间、解决问题,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教师的调控下,课文由学生读准、读顺、读美,课文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讲出来、析出来、品出来。不仅训练了学生认读、理解、质疑、辨析、综合、鉴赏等各种层次的阅读能力和勾画、摘录、归纳、比较、点评等各个方面的阅读技能,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中的求索感、创造感、成功感,语文与人的教育、语文与人的气质培养于是有了一片美丽的良田沃土。第二,重在教师改变角色,由以讲析为主改变到以艺术设计、艺术调控、艺术指导、艺术点拨为主,首先就要做到能够艺术地创新地设计“主问题”。这就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研究教材、找准线索以及考虑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尤其是自己如何精要讲析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长进。第三,提问精粹,“主问题”突出,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活动角色发生重大变化,有利于形成“读、问、议、讲”,“提示、阅读、讨论、评析”等生动活泼的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从教师的角度看,进行“主问题”式的阅读教学,比教师已经习惯了的讲析教学要难得多;但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这样的课要好得多,美得多,有价值得多。

【浙江省杭州市九堡中学李多红】

〖构建“鲜活生动”的课堂〗

充分挖掘教材的情趣,精心备课。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在备课时,除了备教材、教法,更多的应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对知识的接受方式等,即备学生、备学法。如果课前做了充分、细心的准备,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完全可以上一节生动活泼、教学方法新颖的好课。如在备人教版八上语文第20课《俗世奇人》时,我就课前布置学生去向祖辈们打听我们生活中的奇人逸事,并整理成一则则的小故事,准备课堂交流。在课堂交流的时候,同学们都纷纷发言,气氛相当热烈,而且许多同学的发言都涉及到了课文的内容,所以整堂课上下来,同学们始终都热情高昂,探讨积极,非常轻松、流畅、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外加一篇课堂小练笔。课后,同学们与我交流说:“没想到课文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这么接近,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么多的奇人逸事。”“原来写作也可以这么简单,第一次这么主动想写作文。”……从这次经历中,我充分感受到切合学生实际、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备课的重要性和好处。

【广东省广州市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钟和军】

〖我十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和成长经历〗

要学会在平等合作中自主成长。

2003年在深圳我跟语文老师合作了一节初中语文课例《民间中国──俗世奇人》,教材中那是一篇用天津方言写成的文章。在教学环节中,我建议增加一个学习片断:让深圳的孩子们用不同方言朗读课本文段,感受语言的乐趣并增强对地方语言文化的理解,甚至探讨和辨识地方语言之间的渊源关系。

当语文老师在讨论是否建受这个建议时,在当地颇有威望,年长的语文教研组长当即断言:“这主意很好,想不到一位计算机老师也能对语言理解如此深刻,连我们语文老师都不如!”结果,这环节让孩子们喜爱不已,兴味盎然,中国语言何其丰富有趣。后来这节课被选送参加当年的全国整合课例大赛,评委赞叹不已:深圳孩子来自五湖四海,该课例巧妙地挖掘了当地丰富的语言资源,让孩子在课堂上亲身体验了地方方言的内在魅力,实在难得。最后这个课例被破格评为全国一等奖。

我觉得,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既要与日俱增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又要关注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尤其是校内师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样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可能更加鲜活,有生命力。──这就是我的“信息技术课程生态发展观。”

【四川省洪雅县洪川镇陈大伟】

〖备课备课,不备一课〗

我经常和老师们交流的一句话是“不要只会欣赏局部,要学会欣赏整个画面。”前不久,听一节初中语文课,走进教室我才知道上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上课结束,我和授课老师议课,我问为什么不抓住“话本”的特点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授课老师认为我说得很有道理,并说由此线索和特点入手可以使教学简洁明快。她问我为什么每一次讨论课为什么都能很快抓住根本?我说,在听课的时候,我借一旁同学的课本,匆匆看了课文,然后看了单元主题,单元综合练习,从中我发现这一单元重点一是民俗风情,二是方言,最具方言特征的是这一课,运用方言,这一课具有“话本”特征。我告诉她,备课需要瞻前顾后,我可能比她多做了一点,我注意了整个单元。

【浙江省宁波市李兴贵中学课题组楼浩尧执笔】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组内互评。

教师组内互评是一种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有效活动,课后对课的议评,能促进听课教师全员参与评课,互评的目的是“教评相长”。这种多向信息交流,能为授课教师提供改进教学,不断提高的方法策略,也使教师之间互相吸纳、借鉴反思、共同提升发展。下面举一例说明:

案例3,钱维刚老师执教《俗世奇人》后,课后组内教师互评摘录。

教师A: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体现目标,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较顺利。可是我觉得本堂课关于课文语言的品味展开不够,没能够很好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没有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教师的引导方向性过于明显。教师曾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引导:你们有没有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诙谐幽默,这样的提法无形的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教师B:这是我第二次听这位老师的公开课了,教学语文诙谐幽默,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风格,应该保持下去。回顾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有关文本内容的自主讨论和探究中,并且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比如:有学生曾提出为什么天津有这么多的奇人,这是不是和当时天津的环境有什么关系。这说明当时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但是,什么都应该有个度,有时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否则就会变成噱头,喧宾夺主。

教师C:这是一节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公开课,这是符合现代教学潮流的。可是我觉得在这节公开课中,多媒体课件设计显得简单,就象平时课堂上的板书,缺乏美感,不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课件在形象性、直观性等方面的优点,也就无法使多媒体起到良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评议者立足课堂,客观真诚地评课,既肯定执教者课堂教学的亮点,又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而且在评议过程中,既能大处着眼,又能关注细节。这样的互评已成为课题组的一种教研常规。

【广东省广州市第七十九中学张瑜萍】

〖明确题旨写好细节〗

抓住人物的点睛之笔进行细节描写。

写人记事的文章要讲究详略得当,否则拖泥带水就有离题之嫌。究竟哪些地方应该详写?一般说来是能表现题旨的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应该作细节描写。有些必须遵从题旨,笔莫旁骛。如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的“刷子李”,其题意是要写“刷子李”高超的刷子或怎样教职工徒弟曹小三学艺,名师出高徒的。因此作者在行文中用了不少表现题旨的细节:“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像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这一细节“刷子李”的刷墙的技术描绘得出神人化,它恰到好处地表达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的内容变得更加充实了;有些文题的开口比较宽,但你必须根据实际尽量从正面捕捉一些题材来表达,在表达人物精神品格方面作好细节描写,这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积极高远。

【山东省青岛市第49中孙敏燕】

〖关于体验性阅读的几点思考〗

通过变换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课文思想内容。

有时候学生能够体会到课文的内涵,但是始终以旁观者的姿态隔岸观花,并不能富有激情的主动学习、探索,久而久之,学习变成枯燥的事情。这就需要老师创造一个情境来引导他们,激活学生情感。

如在学习《俗世奇人》时,学生都知道作者主要是通过徒弟曹小三的眼睛来写刷子李的。于是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就是曹小三,跟随师傅干了一天的活儿,说说这个过程中你的心理变化。

这样使学生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使他们觉得亲切自然。一个学生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说出自己的感受:“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有块石头悬在心里,后来看到师傅刷得轻松自如,那块石头慢慢的放下了,就在此时,我又看到了师傅裤子上的一个白点,那块石头飞上了半空,但是师傅向我解释了之后,那块石头没有了。”这样学生认识到刷子李的“奇”,又体会到一波三折的写作特点。

同样,学习《泥人张》时,我也让学生从海张五的眼里看泥人张,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叙述整个事情过程中海张五的感受,这比单纯的复述课文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体会泥人张这个内敛的人物形象。

总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觉得成功的体验性阅读会使学习的过程变得顺畅、亲切、自然、充满乐趣,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是一种美的熏陶、感染,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生灌硬塞,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口头表达、想象等多种能力得到锻炼。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镇龙第一中学易晓蓉】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的几点认识〗

讨论无主题和目标,课堂讨论小组的成员之间的讨论缺乏分工与合作。

因为新课标强调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在组织学生讨论时,一般很少根据课文确定中心讨论的主题,仅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看过文章的感受。每个人对文本的阅读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谈阅读感受”这种话题确实每个学生都有话说,但将其用于学生间小组展开讨论就显得问题大而空,学生除了对其他同学说说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很少有讨论的余地存在。对小组成员应担负的角色也没有定位,缺乏明确的分工。学生不知道怎样讨论,以为只要说了话就算是讨论了,表面上看来非常有课堂气氛,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为讨论而讨论,难得深入。而我们每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的传授都有一定的针对性。上课时间的限制,一般情况下,教师只注重到同学的精彩发言,而忽视了同学之间讨论的过程;是否每个成员都思考过了,是否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了?在讨论中是否有交流,是否有补充、有争议?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是不是都在讨论中解决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是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拓展了自己的视野? 讨论后是否统一了意见。这些内容若是教师没有关注的,那么这一环节就成了课堂教学中的点缀与摆设。

我曾经听过一堂《泥人张》的公开课,课堂很热闹。上课伊始,学习小组合作对文章进行整体感悟说出自己对泥人张的看法后,紧接着教师就组织关于泥人张“奇”表现在什么地方的讨论;下一步就是学习小组对文本的再加工创造,小组成员讨论后设计泥人张与海张五的对话,并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的观念中认为已经完成了对课文的学习开始拓展,要求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才艺表演,小组其他同学对其表演,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当场写作……所有教学环节都是通过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来完成。从表面看来,这节课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过程紧凑完整,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很密切。然而,实际上,问题的提出和讨论都非常的仓促,作为听课教师的我都觉得进展太快,没时间思考,当我还在思考前一个问题时,任课教师早已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可以想象当时在场的学生们根本还未不知讨论的中心在哪,在讨论中对自己的定位在哪?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教师授课的目的肯定很模糊,没时间认真思考仔细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发现自己的疑难之处,不知自己该干什么,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机械地接收教师传达的信息。当讨论成为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要求“自主、合作、探究”的硬搬硬套时,讨论式的教学课不仅发挥不了小组讨论学习的作用,反而会激起学生们对讨论的反感和排斥心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