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醉翁亭记》教学杂谈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 醉翁亭记 > 《醉翁亭记》教学杂谈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大庙乡中心学校陈文】

〖巧用多媒体开展“情境—探究”教学·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则是学习的主动力,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着强烈的促进作用,能使他们情绪高涨、认识深化、积极思考、勇于探究。例如我在教学《醉翁亭记》一文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即多媒体课件,明确醉翁亭的位置。同学们纷纷为情景之美所感叹,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接着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再结合课文学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连平时最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本节课都显得异常活跃。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许村学校王必芬】

〖心存感激善待文本·重视学生认知水平,才能让文本走进学生心里〗

本册所选课文多为名家佳作,文质兼美,脍炙人口。但有一点缺憾:文章内容多为回忆性质,所反映的生活风貌距离学生的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认识上有一定障碍,他们往往用现在的生活体验去体察作品主旨,理解文中人物的行为思想。这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看法,千万不能粗暴否定,要在肯定的基础上巧妙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上。

比如我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分别按原文和去掉“也”、“而”字来朗读课文,以体味文章从容闲适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当时的心境。我的设计意图是明显的──肯定作者的语言风格。但课堂上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就来了个对立面:我不喜欢作者用这么多的“也”和“而”字,罗嗦拖沓,一点也不适合我们青少年活泼好动的性格。学生的这一看法显然有道理,但同时也说明他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怎么办呢?当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为什么这位同学和作者的看法有不同?问题提出后,大家兴致盎然,议论纷纷,一位同学很快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二者的年龄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经历不同。一语道出我心中最想说的话,于是我顺水推舟,明确告诉学生这种语言风格更适合表达作者当时的心境──郁闷中有轻松,欣慰中有遗憾。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下一教学环节:作者的内心情感是如何体现在文中的?课堂上的这一插曲非但没有影响教学效果,反而让学生更贴近文本,真正走入了文本的内在层面。这就是尊重学生认知水平的结果。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小北河镇中学周静华】

〖浅析如何上好语文课·重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班有48名学生,上课时我常常并不是按照教师“一对几十”的面对面授课方式,而是将学生分作八个小组,每组六人。上课时教室里出现的不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讲授,而是六个学生聚集在一起的学习小组。我以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必须要由过去的“讲台式”、高高在上式教学,变为“融合式”、低低向下式的教学,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生态环境”,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

文言文是最难教的,太难太易都不可取;而且学生们也不爱学文言文,普遍以为枯燥乏味。在《醉翁亭记》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我又一次采取了小组学习这种方式。课上,学生按最近的座位将六张桌子对在一起,相对而坐,每组指派一个负责人(主负责组织讨论和纪律提醒)。主要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学习。

首先,我要求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自读文章大意并将本课中包含文言文常用虚词“之、其、而、也”的所有句子找出来,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

其次,以小组为单位,相互问答。学生畅所欲言,共同讨论这几个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的具体含义,共同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这几个词和整篇文章的意思热烈地进行讨论。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而积极,他们没有放掉老师给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地探讨,肯定正确的,改正错误的。在这期间,我所做的,是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发现、答疑、解惑。

然后,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解答大家共同提出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达成共识。最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朗读。不同的感情读出不同的语气,进而品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每句最后一个“也”字的妙用。让学生知道古代“之、乎、者、也”的味道。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不错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高兴地说着,热情地讨论着,愉快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还有几个在做梦”的尴尬局面。让学生坐在了一起,真正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脑,都发言,都有收获,都有所得的可喜局面。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高高在上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泛舟学海,寻找真理,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应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而不能像维持纪律的“警察”、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生态环境”。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虽然小组合作这种方式看似效率不高,但学习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学生们进行讨论当然要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花费时间多,但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远比老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知识要好得多,有用得多。

【浙江省诸暨市东和乡中周英】

〖寻找快乐的感觉·创设情境,学以致用,提高兴趣〗

在去年暨阳初中的教学艺术周上听过这样一节展示课,有一位教师上《醉翁亭记》。她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展现了一个情境:她是一个观光旅游者,来到醉翁亭,而学生们作为这里的居民给她做向导。在游览过程中,她让学生了解了此处的优美风景及淳朴民风。这堂课上得很成功。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并不新鲜,关键是她把课堂变成醉翁亭,并化身为游客,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课一定要在课堂上上?为什么教师一到课堂上就要老气横秋,道貌岸然,讲什么师道尊严?换一换环境,换几副面孔,学生不是更有新鲜感吗?于是我也做了一些尝试……实践证明,凡是这样的课,学生无一例外地精神高度集中,教学效果特棒!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口袋里不妨多准备几副面具:讲诗歌,你可以是满怀激情的诗人,与学生一起指点江山;讲议论文,你可以是一位理智思辩的哲学家,把学生带进辩论场;讲散文,你甚至可以成为出色的导游,引领着学生畅游名山大川。运用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多种手段,把课堂变成一个大舞台,并且多准备几副面孔,学生就会有新鲜感。学生还会不快乐吗?

【江苏省常州市翠竹中学岳亚军】

〖构建知识网络优化训练策略提高语文能力·创设情境法〗

教学中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如何使一些学习速度比较慢的学生能掌握较多的信息并有效运用是我们初三教学努力想解决的问题。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罗扎诺夫发现,提高学习速度的秘诀,在于重塑自然的学习环境,将教室改造成巧妙而艺术的活动场所。罗扎诺夫认为,能够发挥人类最大潜能的学习经验有三大特征:

1、真正的学习应是快乐的;

2、融合了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学习,以情感调节理性,以无意识调节有意识;

3、诱导学生内在的潜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在拉丁文中“教育”(paideia)等同于“玩耍”(paidia)。从这层意义上讲,教育不应使人因学习而陷入知识的深渊不可自拔,而应使人永远保持好奇心、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情境教学在这方面有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效果。

我自己在尝试情境教学中的一个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教学《醉翁亭记》,教完这篇文章,有8个学习速度特慢的学生始终掌握不了,该背的背不完整,该理解的是胡言乱语,怎么办?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给他们补了一课,这补课是打破常规,请学生以课文第三段为脚本,表演一出太守与民同乐的喜剧,规定一人扮演太守,其余分别扮演一老头、一老妪、一小孩和众客,要求能适当创造,表演出各类人物的情态、动作,能突出欢乐气氛,表演的结果出人意料的好,所有关键词,关键句全部理解,更可贵的是这些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出学习的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各种训练策略都是相对的,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各种训练必须具有针对性、灵活性,体现提高语文能力的原则。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中学何兴珍】

〖将人文关怀融入语文课堂·呼唤激励赏识,善于“顺水推舟”〗

语文老师应肩负起让课堂充盈更多人文色彩的使命,利用语文课来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和心灵的震撼,给学生以人生的导引和激励。在教学《醉翁亭记》一文时,我让学生译文章,当一名学生译“环滁皆山也”为“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时,另一成绩较差的学生举手说滁州城周围并非都是山。当时全班哗然,我似乎可以“视而不见”,可赞科夫的一段话却跃入我的脑际:“一节课中,出现变化和转折不仅完全可能,而实际上是经常发生的,教师可能没有觉察到,忽略甚至还压制了他们。这可能对学生的积极性有不良影响。”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戏台,而是学生求知和展示自我的场所,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受挫。于是我及时鼓励他,并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让学生们下去查资料,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语文教师的机智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不只是教师的急中生智,也不只是教师教学技艺的展示,而是师生间和谐的氛围,是教师给学生的激励和赏识,给学生货真价实的人文关怀。

【上海市培明中学姚建礼】

〖加强文言文朗读教学是当务之急〗

要抓住语言特色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醉翁亭记》全文中连用21个“也”字,读起来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却无单调重复之感。层次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指导朗读时重点要让学生知道“也”字表达的几种语气:有陈述(用于描绘景物);有肯定(用于介绍人名);有感叹(用于直抒胸臆),让学生通过语气体会作者情感。

理解感悟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朗读教学中,不能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朗读应以理解为基础,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这是一篇奇妙的散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段文字写尽琅琊山朝暮、四季变化莫测的美景。字、词上稍加点拨,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就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叠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在文章的结尾处,诗人把他与万物为友的情思推向了极致。在宴罢归去听到了禽鸟的叫声时,他感受到了禽鸟的欢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也正是在此时此刻,万物各得其所的天人和谐境界才得以充分的展现。诗人以议论之笔“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把自己与人类、花鸟共欢乐的宽广襟怀和盘托出,完成了一次精神境界的升华。

然而在反复朗读课文后,我们就又会有新的感受。作者在“与民同乐”的同时,却也暗含着一份悲凉、无奈。如“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中的“苍颜”、“颓然”,正是表明了作者在欢乐的宴席上的另一种黯然心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也”的警句,也正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悲凉,远不是用美酒就可以消除的。从文字表面来看,颇像色彩绚丽的照片本身;而其情感底蕴,则如底片一样阴郁黯淡。正是通过反复的朗读,此中意境才能真切地体会感悟出来。

【山东省济南市第十三中学张倩】

〖运用电教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电教多媒体,除了传统的书本形态的文字教材外,还将大量出现非书形态的音像教材和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这种教材主要以光碟为载体,或者在电脑网络的有关站点数据库里。这种教材充分体现了人的认识规律,人的联想记忆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多媒体方式——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显示教学信息。例如《醉翁亭记》这篇教材除了原课文的文字教材,还可以附上大量的有关文章的背景介绍材料,有关专家学者不同观点的评价赏析文章。在图像方面可以附上醉翁亭风光的画面,而且可以用图像软件和动画软件使太守醉的形态和游人高兴的神态展示出来。在声音方面可以配上全国著名播音员朗诵课文的录音,再配上优美轻快的乐曲。在影像方面可以节选反映那个时代的电影电视剧片断,以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作者“醉能同其乐”的内在动因,还可以有全国著名语文教师的上课录像。另外,教师可以把难字、难词、难句,打上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重难点,掌握全文的脉络。这样处理的教材有如下特点: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中学曹红梅】

〖立足吟诵、添新加趣·说读写画,形成立体情感体验〗

新《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体验性,也就是说,学生置身其中,心灵感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嘴去说话,动手操作。有位专家说得好:“学习语言最好的办法是置身于使用那种语言的环境中去。”

然而,文言文反映的时代距今久远,要置身语境,就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世界观。为了获得真实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发挥想象,设计合理情节,通过听、说、读、写、画,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的情感。

例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在配乐诗朗读中感受作者巧妙的用词,再结合诗人被贬的经历,深入体会作者借山水抒别样怀抱的情感,再谈谈自己的感触;通过复读课文,在脑中尝试再现历史,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写出独特的情感体验;或者用书画来描绘出作者的喜与悲、爱与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教学,让学生个性张扬,特长展示,立体体验,并随着教师的引导逐步延伸,情感逐渐变得细腻,思维逐渐变得敏锐,视觉渐渐变得深邃。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