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醉翁亭记》精讲导读

林吉祥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 醉翁亭记 > 《醉翁亭记》精讲导读

《醉翁亭记》 可和《岳阳楼记》结合起来教学。从体裁看,都是抒情散文,从表现的思想来看,前者是评价“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并阐发自己的观点,后者是抒发作者受贬后的览物之情,从表现手法看,都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精讲这篇课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和《岳阳楼记》对比,除求同外,更应该求“异”。

具体讲授方式,除疏通文义外,主要应采取设疑解难的方法进行。

设疑一:《醉翁亭记》的主题和《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有何异同?

解难:从“同”的方面看主要在“乐”。《岳阳楼记》是“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他们的快乐是在自己为天下创造了快乐的时候。《醉翁亭记》抒发的是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

从“异”的方面看,主要在对“忧”的看法,范仲淹是针对滕子京受谪后“愤郁颜见辞色”的态度,进行劝勉的,所以他是反对“以物喜,以己悲”的一己之悲喜的。而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所抒发的一部分感情正是“以物喜,以己悲”的思想感情。《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后第二年写的,作者通过对滁州一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寄情山水,借山水之乐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的情怀(这里主要是从“忧”的方面分析)。所以从“异”的方面评价,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高出了欧阳修的思想境界。这一点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必须给学生讲清,最好能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疑二:《岳旧楼记》是通过对览物之情的评价体现主题的,《醉翁亭记》在表现主题的手法上有何特色?

解难:《醉翁亭记》是通过对览物之情的抒发来表现主题的。这篇课文是以“乐”为主线把文章的各部分穿连起来的。文章首段描写醉翁亭周围的环境,并由景及人,推出乐字──“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二段具体描绘醉翁亭周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指出景色变化无穷,“而乐也无穷也”,加强了“乐”的厚度。第三段由景之乐转入描绘人之乐,这里有民乐──游山环水,客乐──打猎下棋。民、客之乐突出了作者的乐,因为作者自始至终都融汇在这一片“乐”之中。第四 段写作者从醉翁亭饱游归来的愉快心情,点出与民同乐的主题,使“乐”得到升华。

课文中描写的种种“乐”都是以太守之乐为主体的,山水之乐,游人、众宾之乐是太守之乐的陪衬。前面提到,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滁州后第二年写的。这时他才三十九岁,壮年受挫,官场失意,政治思想难以实现,于是只好寄情山水,聊取一时之乐。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沉沦于山水之间,他将自己的才华施展于治理滁州之中,有了明显的政绩。这些对作者是很大的慰藉,所以内心发出由衷的快乐,消极之乐──山水之乐,与积极之乐──太守之乐,互为交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积极之乐中吸取教益,而不要陶醉于作者对山水之乐的描写之中。

设疑三:这篇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作为精讲,教师要着意让学生掌握最突出的,不要面面俱到。)

解难:这篇课文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照应有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究竟太守是谁,暂不写出。直到文章刹尾处,才写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又如,前有“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后有“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照应。此外,“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和前文的“朝而往,暮而归”相照应。文章处处注意前后照应,使其内容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无懈可击。教师归纳这一特色时,要尽量和学生平时的作文联系起来,使那些作文时犯有顾头不顾尾,前言不搭后语的毛病的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所借鉴,有所收益。

《醉翁亭记》的“思考和练习”三要求找出“也”字表示不同语法功用的句子。要让学生掌握“也”的语法功能,讲授课文时必须作为重点讲清。练习提到的几种语法功能,教师稍加归纳,是很容易找出来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注意,如果讲课时仅注意到“也”的语法功能,而不重视“也”在这篇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就会失之太浅。作者这篇文章中共用二十一个“也”字,每一句都是用“也”字“刹”尾,这样,“也”就成了这篇文章的“韵脚”,文章一“韵”到底,读来徐纡顿错,舒卷自如。作者写此文,正是于漫不经心之表现自己的情趣,我们读此文,也于漫不经心之中领会到了作者的意趣。这正是“也”字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