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长林中学 鲁修贤
《阿长与〈山海经〉》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着力刻画了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文章用戏谑的口吻写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的神态;长妈妈对“我”管得很严,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都说顽皮,动辄就要告诉“我”母亲;夏天睡觉,长妈妈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没有翻身的余地;长妈妈懂得许多“我所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饭粒落在地上最好是捡起来吃下去……至于“长毛”的故事,更让人看到长妈妈的无知甚或愚昧。这些真切生动的细节描写,活画出了这个人物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这些都可以算“抑”的一面,可以说是在为写《山海经》一事作铺垫。后文,作者用相当多的篇幅写了买《山海经》一事。“我”念念不忘,渴望得到绘图的《山海经》,远房的叔祖找不到,别人又“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自己去买又没有机会。这时候长妈妈看出来了,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认为说了也无益,但还是告诉了她。没想到她告假回来一见面就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消息啊!她根本不识字,连名字都说不准,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这就是长妈妈,虽然有些多事,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可她毕竟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幼小的“我”此刻的心情是何等激动而又敬佩,心底自然而然地萌生了“新的敬意”,感情就此开始变得深沉而庄重了──为着自己“最为心爱地宝书”,在长妈妈去世大约30年以后,还撰写文章纪念这位普通的人,“仁厚黑暗地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
《荔枝蜜》的立意在借褒扬蜜蜂来礼赞劳动人民,欲褒先抑。散文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有一条明显的感情线索,开头说“总不大喜欢”,提起一件不愉快的往事:小时候,有一次上树掐海棠花,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差点儿从树上跌下来。后来虽然原谅了蜜蜂,但“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这样一“抑”,既是一个方便的安排,又为后来的“扬”造成了起势,使文章有放有收,颇有波澜。下面似乎不说蜜蜂了,写小住广东从化温泉,写起荔枝树来(并非闲笔,意示蜜蜂工作的场所)。头天晚上所见,疑是黑黝黝的小山,天明一看,原是满野的荔枝树,始而“奇怪”,继而“忍不住笑了”,写得情趣横生。顺着荔枝树又说到荔枝,说到荔枝树的花、叶,行文十分潇洒。再借助荔枝蜜,又回到蜜蜂的话题上。写荔枝蜜,就是写蜜蜂的奉献,犹如称赞作品就是称赞作者一样,赞美荔枝蜜就是赞美蜜蜂。喝了甜香的荔枝蜜,“不觉动了情”,产生了看看蜜蜂的念头,参观“蜜蜂大厦”,走进了蜜蜂世界,心灵“不禁一颤”──被蜜蜂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而透过荔枝树林,望见了正在插秧的农民,才是言归正传,然而点到为止,作者的联想形之于视线的转移,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最后是夜有所梦,自己竟变作了一只小蜜蜂──对蜜蜂的景仰达到了出神的地步,极抒了人生理想,即愿做劳动人民队伍中的一员。感情上可谓180度的变化,文中随时点明了这样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来以蜜蜂采花酿蜜来托物寓意,情节很简单,道理也很平直,容易写成一马平川似的感想式的文章。但由于作者抑扬得当,作品就呈现出摇曳多姿的风致。
比照之识:两文同巧于欲扬先抑,反向切入。以抑垫扬,出乎人们的意料,而以感情的发展为脉络,渐次展开意境,又在人们的情理之中,因而避免了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创收引人入胜之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