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育才学校 王辉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文字质朴,感情深沉而内敛。这篇文章本来是供初三的的学生学习的,在教材改革后,改为供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初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十一岁或十二岁,年纪小、理解力比较弱,往往无法体会文章中深沉而内敛的情感。如果简单地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
在以往的教学中,为理解《背影》一文的内容,我一般会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一共写了几个背影?其中写得最详细的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
2、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3、怎样理解父亲对我说的几句话?
回答这样的问题并不难,但我总感觉学生无法融入课文的情境中,无法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他们不但无法体会文章中父子相爱相怜的情感,反而会觉得文章平淡无味,“买几个橘子有什么感人的?”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嘲笑“父亲”的“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穿着和“肥胖的”身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的年纪小、理解力差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的。我只能调动和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教师的讲解得当,初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可以学好本文。
为了使学生融入文章的情境,我没有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而是在起始课上,配合柴可夫斯基的乐曲《如歌的行板》进行范读。在如泣如诉的的乐曲声中,随着我的朗读,学生的表情渐渐沉重起来,有的女孩子甚至眼圈都红了。这就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朱自清笔下的父亲的形象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抓住了特定情境下的父亲形象进行描写的,所以下一步的提问我主要是围着文章的情境展开的。我设计了下面几个问题:
1、那年冬天,“我”的家中发生了哪些变故?
2、面对这些变故,“父亲”和“我”的心情有何不同?
在学生回答“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父子分别”后,我及时点拨──古诗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面对丧母之痛,“父亲”心中是怎样的悲哀、无奈与自责?!儿子尚在读书,家中一贫如洗,“父亲”“谋事”的心情会是多么急迫,况且一份工作对一个男人来说,不仅意味着一份收入,更是他维护尊严与体面的必须。面对着“生离死别”,这是人所无能为力的大悲哀,可“父亲”却还要在儿子面前保持他的镇定与坚强。此时此刻中,此情此景下,你能体会父亲的心情吗?在座的学生没有了轻率的回答,代之以叹息。
为了理解“买橘子”一段中在对父亲艰难的动作描写中体现出来的父子相爱相怜的情感,我画了一个月台和铁道的示意图,并请学生结合图说一段话,说说如果你去买橘子情形是怎样的,注意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要准确。
我提问的有男同学,也提问了女同学,他们的回答中出现了“飞快”“迅速”“跳”“跃”这样的词语,我抓住时机进一步提问这些词语使用的理由,使学生由此理解父亲在过铁道、买橘子的艰难动作中表现出来的爱子深情,以及我对父爱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朗读文章的重点段,学生能读得深情、含蓄。对重点词语的确定和理解也能够非常自然流畅的进行。最关键的是学生是真正的用自己的心体验了文章中的情感。
在课后小节中,我说:“父爱无言。他们对子女的爱不像母爱一样表现的那样明显、细腻,但是他们对子女的爱一样深厚。我们需要用心来体会在生活的细节中、在我们不留意的言语和行动中,父亲正默默的爱着我们。请大家认真的想一想,回望你的生活经历,看看有哪些是被你忽略的父亲的爱的表示。并且给你的父亲写一封信,告诉他,你看到了并理解了他对你的爱。”
从第二天的作业中,我很欣慰的看到,以前被孩子忽略甚至反感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孩子认真的回忆中,又浮现了上来。他们不但理解了《背影》一文,并且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课文相结合,使情感得到了升华。应该说《背影》的教学是成功的。
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情感之后,在学习同等程度的文章。学习应该是前瞻性的。这种前瞻性和学生的差距不是不可弥补的。只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与文章的感情产生相通性,同时利用情感促进认知。所谓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这种内心体验的基础是人们认识改造的客观世界。因此,这种内心体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东西。它必须附着于它所认识改造的对象上面。这样,就产生了情感对象。在语文学科中,这种情感对象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语文形式美的一种感情;一是对语文内容美的一种感情。认知与情感同属人学习的心理过程,情感行为与认知行为具有基本的统一性。正如现代心理学先驱威廉·詹姆士分析的那样:“从认知角度看,所有的心理事实都是智慧的。从主观角度看,全部的心理事实都是感情的。”“认识与情感永远不能完全分开。”情感“是从某些认知领域里日益增加的信息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情感也会在认知目标的展开过程中‘自然’地产生出来。”可见,认知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情感,情感产生有赖于认知。认识越深刻,情感越深厚。所谓“知之深,爱之切”便是如此。反之,认识越肤浅就会导致情感的浅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