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徐楼中学曹瑞平】
〖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
七、在可变换处变换写。较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换人称变写。如教学《老王》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老王的善良,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浙江省富阳市第三中学陈岳雷】
〖逻辑性,一个阅读教学设计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逻辑性课堂设计,教师要真正重视“导”的作用。
阅读教学需要问题的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要有序列性,不能散,不能处于同一平面,要根据内容具有一定的垂直深度。同时,也要利用课文的矛盾性设计问题,无疑处生疑,浅疑处深疑。
又如教学《老王》一文,教师设疑:
1、老王是怎样一个人,他引起了杨绛的注意?
2、课文中有没有一句话表明了杨绛对老王的情感呢?
3、“愧怍”是什么意思?
4、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对另一个人感到惭愧、内疚呢?
5、作品中哪些细节写出了老王的不幸?
6、你认为老王最难承受的是什么?
7、老王除了不幸以外,他同时还是怎样一个人?(幸运,并请同学说幸运在哪)
8、请同学用一句话点评杨绛。(善良)
9、杨绛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对老王产生愧怍,有必要吗?
10、杨绛是一个幸运的人吗?(介绍作者)
11、这么一个不幸的人,还真有必要对老王愧怍吗?
12、思考:面对这些善良而不幸的人,真正应该感到愧怍的是谁呢?
这样的问题设计,教师在引导中,暗藏玄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不仅做到了细读字句,而且也体现出教师对整篇短文的深入理解。师生双方就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中共同完成了一次学习。整堂课是浑然一体的,没有对文章进行朗读、字词积累、语言赏析、中心理解等支离破碎的解读,这样的课堂教学,呈逻辑式的上升推进形式,是符合学生的思维进程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