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第三单元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备课参考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 > 第三单元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备课参考

一、单元学习要点

1、把握说明性文章的文体特点(从写作的目的出发,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恰当的说明顺序,采取恰当的说明方法,以科学、准确、严密的语言说明事物或事理)。

2、培养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概括、分析能力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和审美能力(语言的精练简约,描写的生动等)。

二、单元教学设想

1、在比较中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了避免概念化倾向,教师不要一上来就把有关知识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而完全可以将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力求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例如,在教学本单元第一课《中国石拱桥》时,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和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人微的描写、刻画等。然后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2、要把阅读说明文应该注意的各方面分别落实到各篇课文的教学中: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都是比较典范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在教学各篇课文时,要求可各有侧重。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可以强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让学生注意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以一方面再次强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方面介绍说明方法;教学《故宫博物院》时,则侧重于介绍说明顺序。这样根据各篇课文的特色所做出的任务分工,能够使教学任务化整为零,便于学生把握。

⑴说明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中国石拱桥》一文逻辑顺序很清晰,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文章在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了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使读者产生鲜明的印象。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如果说明事物时东拉西扯,不围绕事物的特征进行,那么被说明的事物就会显得面目不清,说明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在《苏州园林》一文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文章首先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后就分别从各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

⑵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

与记叙文有记叙的顺序类似,说明文也有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都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它们都是先指出事物的特点,接着或是以具体实例或是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故宫博物院》则按照空间顺序来介绍。《故宫博物院》沿着游览参观路线,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有主有次地介绍故宫的建筑物和建筑布局。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填写“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中的示意图,借此他们对本文的说明顺序就会有所认识,教师再加以明确即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便于把握课文内容。

⑶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阐释)、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教师不必解释这些说明方法的名称,只要就每个类别举一两个典型例子,学生也就能心领神会了。随后可以让学生也分别就这些说明方法举实际应用的例子(有的说明方法在所学的课文里不见使用,则可以从课外的文章里找),在课堂上就一些比较精彩的实例讨论、交流,总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苏州园林》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三题就是针对说明方法设题的。《中国石拱桥》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的第3小题是“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这其实也是让学生注意作者在介绍赵州桥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⑷以科学、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

说明文讲求科学、如实地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给读者以正确的知识,没有根据的随意推测或断定都是不允许的。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体现得较为突出。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是从文中摘出一些语句,让学生注意里面的加点词语对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所起的限制作用。

《桥之美》先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就是“桥之美”,然后举正反实例来具体说明这个看法。从这个角度看,本文近似于一篇阐述事理的说明文。不过,文章用大量描写与抒情的语句构成,所以我们又难以把它划归说明文。

《说“屏”》简单介绍了屏风的功能与种类,对如今屏风的使用提出批评。阅读全文,给我们的印象是,本文并非着眼于介绍屏风自身,而在于提出期望:我们今天应更好地使用屏风。不少学生可能没有见到过屏风实物,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图片,学生有了直观印象后,本文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文。

三、教学建议

1、说明文体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时对文本应进行核心解读,脱离文本核心一味做超越或比较阅读,对学生理解运用说明文会带来很大的误区,会带来比记叙文阅读更大的问题。因为说明文的知识性和技能性更强。它有作为文体的最基本的结构特点和写作特点。

2、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学生不难理解。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说明类文章时常容易产生的枯燥感,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花费太多时间讲解课文内容;不要一味从说明文的各要素上来解读文章;不要用先验性的说明术语与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进行纠缠。可以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及说明文的一些应该注意的方面;可以挖掘文本中蕴涵的一些知识或包含的美学意义对文本进行深入建构;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媒介补充材料和文章、语段对文本进行“增厚”阅读;可以结合综合活动调查周边的自然人文古迹;可以对比不同作者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如茅以升的“桥”和吴冠中的“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说明文并超越说明文。

3、注意说明文合理的阅读方法。⑴仔细辨析标题,说明文的标题往往就是课文说明的对象,比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题目即说明的对象。⑵通览全文,看课文围绕着说明对象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比如《苏州园林》写了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远景近景点层次、门穿的雕饰、角落的布置、色彩的搭配的方面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苏州园林无论从整体布局,还是局部设计,都体现了“图画美”的自然之趣的特点。⑶理清说明的顺序,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比如理清了《苏州园林》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的说明顺序,课文的内容也就记得很清楚了。⑷体会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更进一步的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比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的“艺术”和“技术”一词的顺序就不可以颠倒,否则就不足以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匠心了,苏州园林的美也就无从谈起了。

4、说明文的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解说词、序言、条例、规章、规则、剧情简介、商品介绍、声明、实验报告、广告等,可以让学生搜集几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既可了解到说明文资源的丰富性,又对说明文的重要性产生了新的认识。

5、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建造者们往往不为人所知,它们以实物的形式记载着集体的智慧和汗水,令后人面对它们时肃然起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发达,中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独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学习本单元,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之一隅,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切忌架空,大唱高调,还是要从文本中涵咏体会感情。《中国石拱桥》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自豪感。如“我国的石拱桥……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等。《故宫博物院》如“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等。这种通过体会作者的感情来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的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进行了思想情感教育。

6、可以在教学本单元之前或之后,让学生搜集有关赵州桥、卢沟桥、苏州各名园及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在班上展览,并加以简要而生动的文字说明。通过这项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又唤起他们对祖国美好风物的热爱。

四、自主学习思路探究和拓展迁移设计

《中国石拱桥》:

1、课文的语言上有怎样的特色?(提示从准确严密、简明平实又内蓄文采来体会)

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题目:

闻名中外的赵州桥

“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明代诗人祝万祉赞美安济桥的名句。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所以安济桥又叫赵州桥。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里,它经受了洪水冲击、地震摇撼、车马重压和风化腐蚀等考验,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持着桥基、桥身的原来结构,这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一奇迹的出现,完全是由于它设计建造的科学精巧决定的。

首先,赵州桥选址合理,桥基坚实稳固。李春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通过周密勘查,大胆使用天然桥基,把桥台建筑在河床密实的粗沙层上。桥台由五层石料砌成。根据解放后验算,一般粗沙地基的“许可耐压力”为每平方厘米4、5~6、6公斤,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是每平方厘米5~6公斤。现代科学证明,这里的天然地基完全能够承受住大桥的载荷。据测量,自建桥至今,1350多年,两边桥基下沉水平差只有五厘米。这充分说明桥址选择是多么符合科学原理!古代中国人的卓越才智,实在令人钦佩。

其次,赵州桥的结构奇巧精美,坚固实用。古代洨河春冬水少,夏秋水盛,尤其是汛期,水势很大,以往建筑的桥梁常常由于桥墩经受不起洪水的冲击而毁坏。李春吸取了前人建桥失败的教训,独具匠心,设计建造了单孔坦弧敞肩的赵州桥。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由于没有桥墩,既增加了排水功能,又方便舟船往来,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72米。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石拱跨度很大,但拱矢(石拱两脚连线至拱顶的高度)只有7、23米。拱矢和跨度的比例大约是1比5。可见桥高比拱弧的半径要小得多,整个桥身只是圆弧的一段。这样的拱,叫做“坦拱”。坦拱降低了桥的坡度,方便往来的车马行人。而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其优越性在于:第一、减轻桥体的重量,节省填腹的材料。经计算,四个小石拱留下的空洞,可以减少填料170立方米,合700多吨。这不但省工省料,还减轻桥身净重的15、3%,从而降低了石桥对两岸地基的压力,相应增加了桥梁的安全系数11、4%,延长了桥梁使用的期限。另外,充分利用小拱对大拱所产生的“被动压力”,从而大大增强了桥梁的稳定性。第二、四个小拱留下的四个空洞,增加排水面积16、5%,在洪汛季节。桥下过水面积增大、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第三、大拱之上加两对小拱,均衡、对称,给人一种轻盈的美感。这个精巧的造型,使得赵州桥更加壮丽多姿。

再其次,赵州桥的施工方案极为科学巧妙。砌筑拱洞有两种砌筑法,一是横向联式砌筑法,另一是纵向并列式砌筑法。横向联式砌筑的拱洞是一个整体,比较结实,但这种砌筑法要搭大木架,而且必须整个拱洞竣工才能拆除本架,施工期较长。纵向并列砌筑法是把整个大桥沿宽度方向用27道独立拱券并列组合起来。每道拱券单独砌筑,合龙后自成一体。这样砌完一道拱后,移动承受拱券重量的木架,再砌相邻的一道拱,一道一道地砌筑。这种砌筑法优点是,既节省搭木架的材料,又便于移动木架分别施工,并且以后容易维修。因为每道拱券都能独立承受重压,27个拱券拼成一个大拱券,如果某一道拱券损坏了,可以部分施工维修,不影响整个桥身安全。但是,纵向并列砌筑法,并列的拱券之间缺乏联系,整体结构并不结实。李春建造赵州桥的时候,所以大胆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是由于他充分考虑到洨河水文情况和施工进度的矛盾。在当时的生产水平条件下,建造这座大石桥不可能短期竣工。而洨河冬枯夏涨,如果采取横向联式砌筑法,工程进行到一半,遇上洪水,木架和已砌成的部分就要被冲毁,可是采取纵向并列砌筑法即使遇上洪水,也不会太受影响,李春为了克服纵向并联砌筑法整体结为不结实的缺点,先用9条两端带帽头的铁梁横贯拱背,串连住27道拱券,加强横向联系,再对两块毗邻的拱石,用双银锭形的腰铁卡住,然后在桥的两侧各有长1、7米,外头向下延伸五厘米的钩石六块,勾住主拱券,拱券外还有护拱石,这样,整个桥身结合在一起。另外,利用拱脚比拱顶宽0、6米的少量“收分”来防止拱券倾斜。经过1350多年的考验,证明这种施工方案是极其科学,极有成效的。

赵州桥建成后,人们就赞不绝口地夸它,并且为它编造了一个优美的传说。按照传说讲,赵州城南的大石桥是鲁班跟他妹妹鲁姜比巧,在一夜之中修成的:鲁姜也在那天夜里修成了赵州城西的小石桥。大石桥的精美奇特轰动远近,连八洞神仙都惊动了。张果老骑着小毛驴,柴王爷推着独轮赶来参观。他们嫉妒鲁班巧夺天工的技艺。于是,张果老在驴背褡裢里装上太阳和月亮;柴王爷车上载着四大名山。张果老赶着毛驴,柴王爷推着小车,一起上桥,桥身顿时摇晃起来,眼看要塌。鲁班一急,纵身跳入水中,用双手托住拱腹、桥保住了。桥基、桥身经过这一压,不但没有损坏,反而更牢固了,只是桥面上留下七八个驴蹄子印。桥腹上增添了鲁班的两个人手掌印。

这个故事十分动人。它把赵州桥说成是鲁班修建的,这是因为“鲁班”在民间的印象中,已经成人一切“能工巧匠”的代名词。同时,它又利用桥身确实存在的那些痕迹,衍化为仙、匠斗争的遗迹,巧妙地编造出这个故事。这是光辉的技木业绩同浪漫主义想象相结合而产生的一朵奇葩。这个传说最早见于《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该书是元代初年,即公元13世纪70年代编集的。这个传说距今至少已有700年了。而且书中讲完这个故事后,又特别提到“此古老相传”,那么十口相传为古,就更有相当年代了。

可是桥身上为什么会凿上这些痕迹呢?据现代桥梁专家罗英先生按照工程原理推测,这些痕迹是行车指标和工程指标。由于赵州桥是采取纵向并列砌筑法修建的,两边如行重车,桥就容易损伤。桥面厂的驴蹄印都在东侧1/3的位置。这就是说,重载过桥如果太靠边,石拱券容易变型外倾发生危险,应当走中间。桥腹上的手掌印应当是一种工程指标,表示万一桥发生裂痕,可在手掌印处暂时支撑,以免立刻坍圮,可以从容维修。

总之,赵州桥处处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像赵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7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

⑴作者说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一奇迹的出现,完全是由于它设计建造的科学精巧决定的。”这“科学精巧”体现在何处?

⑵“赵州桥的结构奇巧精美,坚固实用”、“赵州桥的施工方案极为科学巧妙”两段文字说明相当具体详细,和课文中相关内容有很大区别,你更认可哪篇写法,为什么?

⑶本文中的传说故事是多余的吗?

⑷本文中说“中国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课文中却多次用“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他们有区别吗?

⑸本文和课文作者都引用了一些赞美拱桥的诗句,请你整理并能否再也从课外去搜集一些。

《桥之美》:

1、《桥之美》与《中国石拱桥》比照,在内容上、表达目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上有哪些不同?

2、课外关注家乡的桥,写一篇短文,介绍家乡的桥。

《苏州园林》:

1、《苏州园林》一文在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时,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有什么好处?(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

2、请你介绍一个你熟悉的公园,写出它的特点来。

《故宫博物院》:

本文说明的对象“故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规模宏大、结构精美,文章为什么能介绍得这样清楚、有条理?(从抓特征,采用由外入内、由南向北写去的空间顺序等方面思考)

《说“屏”》:

本文介绍了屏风的哪些方面的知识,指出了今天我们使用屏风时有哪些地方不尽如人意,作者提出了哪些个期望?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